渝北 提速推进中心场镇改造提升工程在孩子心灵播下“责任”的种子
第012版:“渝”见乡愁 山水之间 重庆村镇系列
上一版 下一版 
渝北 提速推进中心场镇改造提升工程
在孩子心灵播下“责任”的种子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9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的教育从好的习惯培养开始——巴南区新时代“养成教育”在行动系列

在孩子心灵播下“责任”的种子
巴南中学校以“责任教育”开辟养成教育新范式

    教师带领学生重温建党历史

  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德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推进养成教育落地,真正为青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实施“责任教育”是巴南中学用行动所作的回答。近年来,学校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确立新的办学理念体系,坚持“奠基一生发展、担当民族未来”教育使命,以“责任教育”为德育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课程为路径,深耕“育守责立身之人”的办学宗旨,为孩子心灵播下“责任”的种子,真正让养成教育之花在校园里和谐绽放。

  主题活动

  擦亮责任教育品牌

  “德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指向必须要明确,内容必须要鲜活,形式需突出体验,有时代感和新鲜感。”巴南中学校长张礼认为,只有这样的德育,才可能达到理想的养成教育效果。

  基于此,为充分保证德育教育活动的新鲜感,学校以“七讲”为抓手,每学期抓好1-2“讲”,以三年为一个周期,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与“责任教育”7个方面内涵相关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升旗仪式上,高二(5)班学生代表带领全体同学集体宣读宪法誓词。面向国旗,高举右拳,伴随着激情昂扬、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孩子们将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感深植于心。

  这场“学宪法讲宪法”主题升旗仪式,正是巴南中学以主题教育活动打造“责任教育”品牌的生动缩影。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以主题化、阶段性、体验式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体验中提升认识。

  以主题班会课为例。学校强化主题班会课的集中教育作用,每学期将“七讲”中的1-2讲细化到每月甚至每周的小专题进行学习,在班主任的带领下,1-2个小组组合自行设计,自行组织,不断提升学生德育水平和培养良好习惯。

  此外,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责任的意义,学校还多渠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阳光助残行动、到李家沱长江边捡拾垃圾……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责任教育活动,巴南中学的学子在体验中养成高尚的品德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让“责任”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大课程

  深化养成教育实效

  如果说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那么课程就是课堂的主心骨。在推进养成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课程的撬动作用同样重要。

  在巴南中学,养成教育不仅关注心灵成长,也关注生理健康。

  如何预防近视?如何注意用眼卫生……日前,学校以“爱眼护眼,保护视力”为主题,在学生群体中开展了一系列视力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在教学楼大厅外,学生们聚在一起参与主题知识竞赛,针对爱眼护眼相关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近视误区等问题进行竞答,气氛热烈,影响广泛。

  身体力行明其理,这次视力防控行动就是一堂生动的养成教育课。近年来,巴南中学类似的活动课程层出不穷。学校整合社会资源,围绕“人人担责任、个个有特长”的培养目标,四大类社会实践课程全面开花。

  除了上述主要包括科学探究、技术与设计、科学与艺术、科普教育等活动项目的科学实践课程,学校开设的活动体验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专题教育课程都是“责任教育”特色德育品牌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

  据了解,该课程体系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实际需要出发,以课堂和各类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学习、探究、服务、动手、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旨在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责任教育’德育品牌教育课程,是学校学科教学之外的课程,是对校内学科课程的有力补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链接》》

  德育一体化的“巴中实践”

  不同于一般中学,巴南中学作为一所高完中,对学生的培养需保持连续一致的目标和风格。为此,学校提出“六年奠基一生”的培养要求,初高中一体化发展便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

  在养成教育的落地实施上,学校如何通过初高中养成教育有机衔接,构建德育一体化发展体系?

  在巴南中学,“德育一体化”早已照进现实。学校开设初高中一体化德育课程,以责任教育为主线,开设“三养”(即养心、养正和养志)课程,努力培养具有“四自”(即自信、自律、自主、自强)品格与能力的现代中学生。在课程具体设置上,形成横纵向序列化6年学生培养德育课程,包含学段一体化、内容一体化、环境一体化、目标一体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课程相互贯通,有效解决了教育脱节的痛点。

  以初一年级4个班级为试点,学校制定6年培养计划,最终实现“五个一”培养目标,即每一个巴南中学毕业的学生有一份生涯规划、一份增值的成绩、至少参加一门校本课程、至少参加一项责任活动、至少有一个兴趣特长。

  “不同学段培养目标侧重不同。”学校负责人表示,初中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高中则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的培养,帮助其树立正确三观,个性发展,规划自我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教育也被纳入了“德育一体化”的重点内容。开设家庭教育讲座,一方面教会家长如何当家长,对个别家庭教育问题严重的家庭实行教师承包制,建立问题家庭教育家庭档案;另一方面让家长教育孩子,请家庭教育优秀的家长办讲座,组织学生到家长企业或单位实践等活动,让德育真正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

  亮点》》

  “七讲”责任教育 六年奠基一生

  对环境讲责任,学会敬畏与珍爱。

  对自己讲责任,学会自律与成长。

  对家庭讲责任,学会感恩与孝敬。

  对他人讲责任,学会尊重与帮助。

  对集体讲责任,学会守纪与协作。

  对社会讲责任,学会担当与报答。

  对祖国讲责任,学会忠诚与奉献。

  姚兰 何霜 刘洋 图片由巴南中学校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