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痛点难点,就是干部的工作重点2016年9月14日 重庆市对参加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有功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全市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新聘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书颁发仪式举行市政府召开第159次常务会议政务简报两江新区实施“推墙见绿”工程 城市微改造释放出“三大效应”唐书春同志逝世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群众的痛点难点,就是干部的工作重点
2016年9月14日 重庆市对参加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有功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全市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新聘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书颁发仪式举行
市政府召开第159次常务会议
政务简报
两江新区实施“推墙见绿”工程 城市微改造释放出“三大效应”
唐书春同志逝世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9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抗震救灾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 陈菲 谢佼 刘夏村

  2008年5月12日,8.0级汶川特大地震骤然发生,造成近10万同胞罹难或失踪……

  面对严重灾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展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迸发出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巨大力量,赢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以人为本、血肉相连

  ——凝聚不屈的力量

  绵竹汉旺广场的塔钟,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的14时28分。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在第一时间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

  72小时内调集14.6万陆海空和武警部队官兵驰援灾区;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应急资金紧急下拨,保障灾区群众生活物资急需;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迅速行动……

  与时间赛跑,与死亡竞速。8.4万多名群众从废墟中被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151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今日汶川,新楼耸立,水绿山青,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昔日满目伤痕的地震灾区浴火重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众志成城建家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场举全国之力的抗震救灾,为灾区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地震发生后,邹凌从天津赶到映秀灾区。从抢险救援到灾后重建,再到脱贫攻坚,他一直留在映秀。如今,他担任映秀镇渔子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邹凌个人出资捐建了渔子溪大院、矿泉水厂等集体企业,将企业收益无偿赠送给全村老百姓,让村民变股民。看着村民们的笑容,邹凌很欣慰。

  一对一、一帮一。汶川地震发生后,按照中央作出的对口支援的决策,19个对口支援省市,带着700多亿元援建资金,肩负着庄严使命,迅速奔赴灾后重建的战场。

  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正是在这场举世罕见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弘扬精神向前进

  民族精神的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一次次重大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

  2013年4月20日,汶川地震灾区旧伤初愈,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又发生7.0级大地震。汶川地震所凝结的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在芦山救灾工作中。

  “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是要鼓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抗震救灾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

  越是艰险越向前——从汶川、玉树到芦山、鲁甸,在一次次地震灾难中,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不断升华,中华民族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这种精神力量不仅是灾区重建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面向未来的胜利保证。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绽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必将激励我们在经受各种考验挑战中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据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