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芯战》 以青春视角关注科技法律一切变革的起点 都是思维模式的变革董必武:江南一叶是奇冤“芯”战,还是心“颤”?用爱去拥抱世界
第004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小说《芯战》 以青春视角关注科技法律
一切变革的起点 都是思维模式的变革
董必武:江南一叶是奇冤
“芯”战,还是心“颤”?
用爱去拥抱世界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9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爱去拥抱世界
——读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吴佳骏

  在中国现代文学长廊里,有几位作家,是我所偏爱的。他们是师陀、艾芜、李劼人、郁达夫和废名。

  说不清为什么,在这几个人身上,我看见一道奇异的光芒,它并不耀眼,却能照亮和温暖人的心房。我曾无数次,伴着清晨的鸟鸣,或日暮的夕阳,躲在乡间的青砖瓦房里,默默地阅读他们的作品,安享喧嚣红尘之外的静谧。时间变慢了,我仿佛跟随他们的文字,进入了一个永恒的世界。

  我愿意置身于这样的世界中,打发人生的光阴,获取生存的意义、智慧和境界。

  这里单说郁达夫和他的《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的文字是迷人的,质朴中内含诗性,叙事中深藏情怀,读之,如饮佳酿,如听天籁,代入感很强。他从不玩文字花样,所写人事多来自亲身经历,将“我”放入其中,又以散文化的笔法,娓娓道来,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

  曾有人将郁达夫的小说与日本的“私小说”做过对比研究,梳理出其中的共性。我不知道郁达夫生前是否真的钟情过日本的“私小说”,也许只是他小说的风格,恰巧与之相似吧。

  他看中的是创作时的灵感、直觉和激情。正如他在《小说论》里所言:“小说的生命,是在小说中事实的逼真。”

  无疑,《春风沉醉的晚上》便是他实践自己文学观念的代表作之一。此篇小说,依然采取郁达夫惯常的视觉,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主体展开叙事,深刻讲述了“五四”之后,一对居住在贫民窟的青年男女,从最初的相识、猜疑,到最终的体谅、同情的故事。

  “我”是一位落魄的知识分子,身处动荡的时代,被迫住进贫民窟。于是,得以结识另一位底层女性——烟厂女工陈二妹。起初,陈二妹见“我”神神秘秘,以为“我”在跟社会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待得知真相后,她又满是歉意,流露出对“我”的关怀。或许正是陈二妹的善良和淳朴,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对她心生爱慕。但“我”转念一想,自己身处逆境,哪有资格去爱恋一个人呢,便只好将这种爱隐藏起来,独自咀嚼着哀愁和忧伤。

  整篇小说的基调看似低沉,实则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积极向上的力量。“我”和陈二妹,虽一为知识分子,一为工厂女工,但在严酷的生存面前,却“同是天涯沦落人”,各有各的尴尬和不幸。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我”,还是陈二妹,在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时,都没有沉沦,仍在努力用光亮去凸显心灵的美好。

  这是郁达夫的伟大之处。他的一生,都在借助小说艺术,反映社会的真实处境,挖掘人性中的幽微和温暖,字里行间满含忧国之情,充满了强烈的正义感。他始终在用爱拥抱世界、获得世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