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长江经济带发展财税支持美精心炮制“新冠病毒溯源调查报告”成笑柄如何让群众“看得起病” 医院“看得好病”阿富汗塔利班讨论组建政府等事宜今日,英烈回家郎平宣布离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抵制网络谣言 共建网络文明”倡议书》发布胡晓红: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四行”成长
第008版:时事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加大对长江经济带发展财税支持
美精心炮制“新冠病毒溯源调查报告”成笑柄
如何让群众“看得起病” 医院“看得好病”
阿富汗塔利班讨论组建政府等事宜
今日,英烈回家
郎平宣布离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抵制网络谣言 共建网络文明”倡议书》发布
胡晓红: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四行”成长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9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让群众“看得起病” 医院“看得好病”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看点
新华社记者 彭韵佳 龚雯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是单纯的定价调价问题,不是用单边涨价来代替改革,而是要在促进公平、增进福祉等方面发挥作用

  ■为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功能,试点方案明确将在“5+3+4”上精准发力,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将遴选5个试点城市,有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试点方案明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目标,通过3至5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经验。到2025年,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成熟定型,价格杠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老百姓就医负担会增加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怎么改?对公立医院将产生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与专家进行解读。

  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过程中,“老百姓看病是否会涨价”备受关注。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是单纯的定价调价问题,不是用单边涨价来代替改革。”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是一轮两轮的涨价降价,更不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而是要在促进公平、增进福祉等方面发挥作用。集采降价降费减轻了老百姓负担,为医疗服务价格赢得了改革窗口,但两项改革不是靠降价、涨价进行医药费用平移、转换和腾挪,不是简单的“跷跷板”关系。

  “保障不增加老百姓就医负担,需要总量调控机制化。”上海交通大学卫生政策与医务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李元欣说,后期可以借助大数据监测、评估、预警,及时动态调整。

  此外,国家医保局明确指出,要完善配套措施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事前做好调价可行性的评估,不能偏离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提升社会效益的基本前提;事中分析调价影响,重点关注特殊困难群体;事后做好协同,将调价部分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为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功能,试点方案明确将在“5+3+4”上精准发力,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5项机制——更可持续的价格总量调控机制、规范有序的价格分类形成机制、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目标导向的价格项目管理机制、严密高效的价格监测考核机制。

  3项支撑——优化管理权限配置;完善定调价程序,最大限度用规则代替自由裁量;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4项配套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进医疗行业综合监管、完善公立医疗机构政府投入机制、衔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等。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试点方案提出“升级版”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明确动态调整的启动、约束条件和触发机制,不能想涨就涨、一涨再涨。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转向“质的提升”,并在多方面发挥功能:通过取消药品耗材加成等措施,循序渐进地优化医疗服务价格,推动技术劳务为主的医疗医技学科发展;价格的分类形成机制可以引导高等级医院把发展重心放在难度高、风险大的项目上,避免虹吸效应,促进分级诊疗;公立医院在规范诊疗行为、控制成本和费用等方面进行“刀刃向内”的改革,为医疗服务调价、扩大调价总量提供可能,为公立医院吸收改革红利增添机制保障。

  国家医保局再次强调,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既需要医疗服务能力“上台阶”、医疗技术上水平,也需要把负担控制在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平衡好“医院看得好病”和“群众看得起病”的关系。

  (据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