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慧药房 |
 |
智慧病区床旁结算 |
 |
院内导航平台 |
一部手机、一个APP……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咨询专家、在线复诊、电子处方、送药上门一步到位的医疗服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自2011年建院以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三大基石之一,从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借助信息化手段,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切实做到便民惠民,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同时,也让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智慧+服务
有效缓解“看病难”
为满足人民群众一站式服务的需求,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在各个医疗服务环节大力投入“智慧应用”,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改革创新,智慧医院建设步伐稳步前行。
通过建立互联网医院平台,提供在线复诊、云药房、处方流转、体检预约功能。患者通过在线复诊界面咨询相应医师,完成病情的评估,开具处方单,通过云药房在线完成处方配送,让某些特定疾病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就诊。体检预约平台通过绑定患者信息,在线进行体检预约,减少了患者体检等候时间。
“在网上就可以复诊,真的很方便,还能把药直接送到家里,现在医院的服务真是好。”55岁的高阿姨是一名高血压患者,由于行动不方便且需要定期随访和配药,高阿姨每次都要赶来医院进行复诊,颇为麻烦。当她得知医院开通了“在线复诊”业务时,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操作,享受了“在线复诊、送药到家”的服务。
像高阿姨这样的慢性病患者,现在都可通过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中的“在线复诊”板块,进入在线诊疗平台,根据自己的疾病种类选择相应的科室医生进行复诊。专家们根据病情提供在线复诊服务并开具处方,患者无需出门即可等待快递送药到家。
此外,群众可利用微信公众号、自助机,实现预约挂号、当日挂号、诊间支付、报告查询、体检预约等便民功能,患者在线就可完成挂号、费用支付和报告查询。通过院内导航平台,智能引导患者前往就诊科室,减少了患者就诊时等候时间。
医院副院长王惠来表示,一直以来,医院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痛点”“堵点”,有效缓解“看病难”“流程繁”的问题,为患者打造便捷的“智慧医院+”服务模式,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患者就诊的各个环节,解决临床业务需求。目前这些信息化系统已在院内成熟应用,使就诊患者平均等待时间在20分钟以内,检查检验等待时间在20分钟以内,缴费平均等待时间在5分钟以内,切实做到了便民惠民。
智慧+医疗
提升群众获得感
随着互联网、5G等新兴技术发展,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创新发展,以过硬技术为支撑,采取智慧化措施,致力给群众提供便民惠民的就医环境。
据悉,医院建设人工智能AI影像、临床辅助决策、知识库、医联体信息平台及完善各专科业务系统,实现诊疗的全信息化流程管理及操作,提升诊疗效率,让医生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关注患者病情。
通过智慧病区的建设,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患者住院一体化流程中,在医生层面,通过建立移动PDA、移动医生站、电子白板等系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让医护人员从繁杂的诊疗流程中抽身,让其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在患者层面,通过建立床旁信息终端、数位床头卡、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智能采血系统、智能输液系统等系统。床旁信息终端可以实时展示患者基本信息;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可以在病房内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并进行展示和预警;智能采血系统可以在病房内就完成对患者的血液采集;智能输液系统可以对患者输液量进行精准控制,输液完成会在护理端进行预警,便捷了患者的输液流程,同时减少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院党委委员、院长周善璧表示,多年来,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医生、护士和医技主动为病人服务,着力打造便捷的“一中心、两平台、八应用”信息系统,实现在线预约手术、在线复诊、电子病历共享、远程会诊、在线医嘱与在线处方,成为线上医疗的线下服务平台,开启“互联网+医疗”新模式,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就医服务,获得业界和社会认同。
未来,医院将不忘初心,在智慧医疗领域持续深耕,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计划在今年,将把电子病历达到五级,打通HRP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对医疗大数据深度挖据、分析及应用,助力推动医疗的智慧与精准化进程,持续领跑智慧医疗行业。
智慧+管理
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非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重庆市前列。2016年医院成为重庆市首家达到国家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乙等的医院;2018年医院荣获中国网信事业(智慧健康医疗)创新驱动单位,首批通过重庆智慧医院四级医疗机构,首批通过电子病历等级评审四级的医疗机构;2020年成功通过重庆市首家“智慧医院”五级评审,同年荣获全国智慧医院建设优秀案例奖,重庆首批开通互联网医院业务的医疗机构。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强医院管理,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围绕医院质控要求及现代综合医院管理要求,建设医疗质量管理系统、护理质量管理系统、智慧后勤管理平台、数据综合运营平台、智慧安全管理服务体系、特殊人员定位等项目,通过提升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节约管理及人力成本,实现医院不同层级的精细化管理,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医院党委书记唐玲表示,医院党委依托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打造功能齐全的“智慧党建”平台,不断提升医院党委的组织力和党务工作效率,真正实现党建工作智慧化、精细化,让党建真正引领和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未来,将以“智慧医院”建设为契机,继续不遗余力地加快智慧化、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强化医院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就医效率,打造“智慧医院”医疗高地,不断改善广大患者的就医体验。
陶思聪 图片由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