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打造重庆营商环境“升级版”从小康故事里汲取奋斗力量步行街设临停区体现城市温度微观点落实“双减”需标本兼治别让盲盒成为管理“盲区”
第013版:评论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打造重庆营商环境“升级版”
从小康故事里汲取奋斗力量
步行街设临停区体现城市温度
微观点
落实“双减”需标本兼治
别让盲盒成为管理“盲区”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步行街设临停区体现城市温度

郭元鹏

  步行街,顾名思义,就是“只能步行的地方”。但是,步行街也需要商业经营,也会有“停车卸货”的需求。重庆高新区曾家镇一条步行街上的商户们,最近就遇上了“卸货难”的问题。得知情况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划定了“临时停车区”用于卸货,解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

  步行街“卸货难”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有的商家,要么偷偷摸摸卸货,要么深更半夜卸货;有的商家,只能选择停在远处的停车场,一包一包地往店铺里扛运货物。诚然,规定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更有序,但在合理范围内为市民提供便利,也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一环。

  城市治理千头万绪。规定要遵守,管理更要细心。正如报道里一位商家所说:“车停在路边,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但是,做生意需要“停车卸货”也在情理之中。建立“临时停车区”,在规则内彰显人性,在管理时释放善意,体现了城市的温度。

  最是烟火抚人心。当我们谈论“烟火气”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也许正是城市管理充满温情的一面。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秩序与温情可以相得益彰。“设临停区”正是一种尝试,让我们放下“僵硬的面孔”,学会换位思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当然,解决“一时之急”并不是终点。城市管理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和水平。坚持抓常抓长、久久为功,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群众才会收获更多幸福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