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一束光焰照亮前路努力打造地域文化新名片——江津硒玉专家评价
第004版:重报深度
上一版 下一版 
恰似一束光焰照亮前路
努力打造地域文化新名片——江津硒玉
专家评价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填补重庆不产精美玉石的空白
努力打造地域文化新名片——江津硒玉

    江津硒玉雕刻作品

  7月6日,重庆市江津区硒玉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江津硒玉文化研究驶入正轨。研究会的成立,将进一步助力江津区科学合理保护和利用江津硒玉资源,研究江津硒玉文化,培养硒玉雕刻人才,搭建起一个让企业互动、工艺升级、艺术发亮、文化传承的交流平台,促进江津硒玉产业发展。

  籽料优良

  具有独特鳞状皮纹

  江津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生态硒城,经中科院地化所检测,江津全境中硒水平以上土壤占90.2%。近年来,该地区发现一种独特的石英质河磨籽玉,据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土资源部重庆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检测,该籽料的莫氏硬度、相对密度、折射率等指标都很优良,达到玉石级标准,极具鉴赏价值。据江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随机抽样检测,该籽料不同程度含硒,故命名为江津硒玉。

  2019年,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对江津硒玉进行了全面的地质勘察,江津硒玉原产于古河流,距今约1.45亿年,在四面山镇、中山镇、塘河镇、蔡家镇、白沙镇、嘉平镇、西湖镇等地均有发现,单粒重数克到数千克,在此基础上制作完成了《重庆市江津区石英质玉矿石特征图集》,为江津硒玉的科学保护利用提供了蓝本。

  江津硒玉温润光洁、色彩丰富,具有独特的鳞状皮纹,常见有红、黄、白、紫等多种色泽,有的透如玻璃,有的白如羊脂。“好的水质是良玉形成的基础。江津硒玉原产地水质清澈,在如此纯澈的水系中经历万年磨砺,才造就了如此优良的质地。”江津区硒玉文化研究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玉雕精美

  屡次斩获全国大奖

  江津硒玉不仅品质优良,近年来,其玉雕作品也通过赛事、活动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江津硒玉商品、硒玉文创产品广受欢迎。

  2020年,在重庆“双晒”第二季“耍不够的江津”带货直播活动中,江津区区长毛平将一款江津硒玉产品——“江津藕玉”作为神秘礼物压轴推出。

  2016年,在由重庆宝玉石产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玉石雕刻“九龙杯”大赛中,江津区非遗实用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杨治明将精湛的木雕技艺与玉雕作品相融合,其作品《祥》一举获得大赛金奖。江津籍选手漆相龙也以160克江津硒玉玉雕作品《摇篮》获得大赛金奖。这是江津硒玉首次在全国性的玉雕比赛中斩获“双金奖”。

  随后,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展上,杨治明的红色硒玉作品《长寿之乡》获得2016首届“工匠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漆相龙作品《福寿无疆》获得优秀奖。2018年,江津硒玉雕刻作品有7件入围第八届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精品展,其中4件荣获银奖、3件荣获铜奖。2020年,在永川区文曲广场举办的第七届渝西片区民间文艺作品展中,江津区选送的杨治明的江津硒玉雕刻作品《静居硒山寿》荣获第七届渝西片区民间文艺作品展工艺美术类优秀奖。

  这些奖项的取得与雕刻师的精心创作密不可分,同时也是玉器行业对江津硒玉的认可。

  弥足珍贵

  着力科学保护利用

  江津硒玉坚实温润细腻圆融,更重要的是,这个玉种的出现填补了重庆不产精美玉石的空白。为科学开发利用江津硒玉资源,不断丰富繁荣硒玉鉴赏文化,规范有序发展江津硒玉产业,今年4月,在江津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江津区启动成立重庆市江津区硒玉文化研究会筹备工作。

  7月6日,江津区举行了重庆市江津区硒玉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完成了第一届会员大会选举,江津区非遗实用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杨治明当选为会长。区社科联为该研究会业务主管部门。

  在当天举行的重庆市江津区硒玉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蔡泽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李春珂等专家学者,就繁荣江津硒玉文化、发展江津硒玉产业、培养人才队伍等与现场会员进行了沟通交流。重庆渝熙玉文化创意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千企千红大数据研究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江津硒玉产品销售、宣传推广、赛事活动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

  古人云:“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温润优良的江津硒玉是大自然的馈赠。”江津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江津硒玉的原产地,江津区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对非法开采行为将依法严厉打击。下一步,江津区将围绕江津硒玉积极开展文化研究、文创产品开发、赛事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把江津硒玉产业融入江津富硒产业、文旅产业以及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中,使之进一步扩大江津硒玉的影响力,提升江津硒玉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促进江津硒玉产业做大做强,把江津硒玉打造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又一张亮眼的名片,让江津硒玉走出重庆,走向全国。

  唐楸 陈元媛 图片由江津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