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足区复隆实验学校科技馆里,学生们正在参观机器人 瞿波 摄/视觉重庆 |
 |
大足区庆祝建党100周年暨第三届体育艺术节合唱比赛专场 |
 |
新投用的高新区小学 |
2019年,大足高质量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复查验收。新时代新征程,近年来,大足教育以义无反顾的责任和担当,承担起教育强区的使命,不断以公平和质量回应百姓对于教育的期盼:以党建融合引领,做优素质教育,做实改革提质,书写教育现代化的新篇章。
关键词 引领
党的建设坚强有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大足区深知,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要求就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关于教育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近年来,大足区委教育工委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为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解决好方向和动力的根本问题,大足区教育系统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队伍是组织的活力。区教委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质量导向,竭力做到向想干事的人提供机会、为能干事的人提供平台、让干成事的人有位置,切实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
组织是战斗的堡垒。大足区教育系统扎实推进中小学党建标准化建设,实现制度系统化、程序规范化、方法高效化、评价精准化,推进全系统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全面进步。全区现有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138个、党员3400余名,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当前,大足区教育系统启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创新开展新时代“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建设。各校党组织立足大足本土资源,依托大足红色文化、石刻文化、龙水五金文化、重汽文化等,积极开展富有本土特色的党建工作和活动,形成龙岗一小“养正”党建品牌、昌州小学“习善”党建品牌等一批亮点品牌。
融合是实践的根本。各学校党组织切实将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有机融合,逐步凸显学校党建工作亮点特色。如实验幼儿园党支部坚持“一名党员一面旗,深耕幼教责任田”,推动幼教高质量发展;海棠小学党支部创建温馨“梦想驿站”、“党建+”工作模式;迪涛学校党支部坚持“一学二讲三树四引”工作思路,以党建工作推动高端民办学校发展。
近年来,大足区委教育工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教育发展全过程,真正做到了让一个个党员“亮”起来、一个个支部“强”起来,营造出“党建+教育”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 多元
素质教育有声有色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当今教育事业面临的根本问题。如何将指导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如何结合大足区域实际情况,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大足区持续推进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以“一校一品”策略推进德育品牌建设。职教中心荣获“尚上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中敖小学“四季逗”劳动实践教育、龙岗明德小学“以花育人”德育实践活动等4个德育品牌被评为重庆市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品牌,德育活动丰富,效果显著,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法治教育,品牌领航。大足区教育系统首创全国未成年人毒品预防教育模式,实现107个普法教育室、禁毒教育室全覆盖;线上教育覆盖师生、家长达21万余人次,全区334所各级各类学校配齐法制副校长,专家进校常态化。当前,全区有37所区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大足区职业教育中心和昌州小学被评为市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
全面育人的脚步从未停止。大足区始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用多把“尺子”量人才,将“五育并举”的道路走得更宽更广。
全区结合《重庆市大足区体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的“让更多的孩子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特长”的要求,按照“教会勤奋常赛”的主线,推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目前,大足区成功创建国家级体育特色示范学校幼儿园44所、市级7所,国家级学校体育俱乐部5个,市级艺术特色学校2所。另有大足区竞技体育特色学校25所,体艺特长生在高考实现“两突破一增长”中发挥了半壁江山的显著作用。2019年,大足区作为唯一区县代表,应邀参加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作座谈会交流发言,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好评。
此外,作为重庆市首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区县,大足区已建成“大足石刻景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10个市级实践教育基地,全区50多所中小学建有劳动教育基地,形成了近百种校本课程,开发了30多种地方课程。
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导向,让学生全面、多元、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好底色,大足教育一直在行动。
关键词 质量
改革推动优质均衡
不用走出校园,龙岗明德小学的学生即可体验原汁原味的一小课堂;借力昌州小学集团“领航教师”,希望小学教师队伍“造血功能”不断增强,成为推动学校前行的不竭动力……
优质均衡,集群共进。一所所“新优质”学校的兴起,犹如繁星缀满大足群星闪耀的教育天空。
为解决校际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区教委大胆尝试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改革。全区28个教育集团以“1+X”多法人联合方式组建,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融合、管理互通,形成互动共赢的学校发展共同体。
瞄准成渝中部地区教育强区目标,大足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办教育,致力于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新生态,不断满足百姓的需求与期待。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大足区教委与四川内江市教育局签署教育协同发展合作交流框架协议,区内1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已经与市内、市外名校结成联盟;积极主动发起成立“6+8”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职业教育联盟并成功承办联盟成立大会,开放的姿态让大足区成为融合吸纳优质教育资源的强大磁场。
不仅要把学校办好,更要推动教育走向高水平、高质量。
区教委坚持“质量核心”发展思路,围绕“办公平有质量,温暖有良知”的人民满意教育,以“抓质量、保稳定、促和谐”为工作主线,全力实施“12345”行动计划,完善了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完备的教育体系,具备了建设成渝地区中部教育中心的坚实基础。
以教师进修学校为引领,大足区推进落实《大足区中小学深化课程改革三年规划》,大力实施“互动式卓越课堂五年实施计划”;建设了一支由专职教研员、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名师工作室”成员等组成的教科研队伍;提出了“搭平台,强师训,夯实师资保质量”的具体工作思路,建构起教师队伍建设五大平台——学习平台、帮扶平台、研究平台、展示平台、发展平台;坚持做到了“五化”:教研学习常态化、各类培训专业化、暑期培训全员化、名师学习精品化、外出学习系统化。这系列措施,为新型教育智库的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队伍建设方面,大足区通过“三名工程“、“好老师“培养工程,大力推动全员教师培训,学科领军人才、管理领军人才培,”精尖“人才培养,搭建全区教育人才梯队体系。修订《大足区“好老师”评选办法》,出台《大足区“好老师”培养工程管理考核办法》,为队伍强教提供制度性保障。
目前,全区市、区级骨干教师近800人,学科带头人、教学专家、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骨干校长、名校长、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层出不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梯队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链接>>>
解决教育民生问题
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大足区教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群众的角度看问题,以政治的高度想问题,聚焦群众入学难、课后监管难问题,抓牢抓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积极举措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努力办好“公平有质量、温暖有良知”的人民满意教育。
大足区大力推进普惠幼儿园建设,通过改扩建,完善小区配套幼儿园等提升普惠幼儿园占比;杜绝大班额现象,着力控辍保学。让每一个义务教育年龄阶段孩子都有学上、能上学。
为满足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区教委积极探索,采取先研究后实施、先试点后铺开、先申报后审批的方式,渐进式推进课后延时服务,开设多元课程,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区教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全力配齐配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功能室及相关设备设施,形成家校联动、家校合力的心理健康立体教育网络体系,通过教师队伍强化专业研究,保障教育实效。
自2019年成功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以来,区教委通过师资倾斜、领雁工程、现代化教育工程等,从师资保障、资源保障角度,全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全力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奋进。
何霜 姚兰 覃燕 图片由大足区教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