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 夯实基层党建  保障发展大局
第089版:特C49 百年辉煌 重庆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巫山 夯实基层党建 保障发展大局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巫山 夯实基层党建 保障发展大局

    曲尺乡柑园村美丽乡村景色

    福田镇松柏村召开村民大会

    骡坪镇茶园村党员帮扶农户发展生态农业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地基固则大厦坚。近年来,巫山县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聚焦全县工作大局,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切实为建设三峡库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等中心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抓好党员教育管理 政治建设旗帜鲜明

  “在西柏坡,毛泽东带领全中国走上了赶考的道路,‘赶考’需要斗争,更需要斗争精神……”打开中组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课程《让“斗争”向美而行》,巫山县纪委副书记刘昌坤字字铿锵有力。

  学习新思想,奋进新时代。近年来,巫山将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纳入县委党校各类培训和全县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持续推动党员教育与干部培训,切实在强化党的理论武装中筑牢战斗堡垒。

  坚持系统化、全员化,实施“万名党员大轮训”工程。按照“用五年时间把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的要求,以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集中培训为重要手段,由县委组织部分阶段、分批次、分领域举办村(社区)、县级部门、乡镇机关、国有企业、教育系统、卫生健康系统、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党组织书记培训班20余期。

  强师资、优课程、建阵地。为提质增效党员教育培训,巫山齐抓资源要素,在充分发挥县委党校专职教师作用基础上,从全县各行业、各领域聘请党员教育兼职讲师,加强政治理论、党章党规党纪、党的宗旨、知识技能教育。同时建立35个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采取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等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利用“共产党员”教育平台、重庆党员教育融媒体平台,探索建立网站、手机、远程、电视“四位一体”党员远程教育新模式。

  此外,巫山还将“党课开讲啦”活动与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结合起来,邀请毛相林、严克美等先进典型讲党课。截至目前,全县分批次组织了2万余名党员赴下庄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楷模走天路·叩问初心担使命”主题党日,教育引导党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配齐配强干部队伍 基层党组织添活力

  6月入夏,铜鼓镇铜鼓村千亩脆李即将成熟上市,村会议室里,党支部书记谭庆发把“两委”班子聚到一起。村里下一步致富路怎么走?大家集思广益,打开了话匣子。

  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如谭庆发一样政治素质高、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被选举进入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截至6月23日,巫山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已顺利完成,全县340个村(社区)党组织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共1646人,334个村(社区)实现了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一肩挑”。

  为配齐配强干部队伍,巫山在联审对象上、内容上、方式上下功夫,力求把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党员群众评价好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目前通过换届,全县村(社区)书记、主任平均年龄46.2岁,比上届降低2.4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52名,比上届提高6.8个百分点,一大批年富力强、政治素质高,能带动群众致富、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入选村级领导班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要看头雁选得好不好。巫山瞄准基层干部队伍“关键点”创新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

  实施“头雁工程”。制定出台《巫山县实施“头雁工程”推动基层党建整体提升的实施方案》,细化“头雁孵化”“头雁提能”“头雁对标”“头雁领航”措施12条,全覆盖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综合研判和“政治体检”,通过“找能人、引人才、派干部”等方式,及时调整不胜任不合格村干部,村级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明显提升。

  推行“青苗计划”。出台《巫山县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实施意见》《巫山县农村基层本土人才管理暂行办法》,采取“比武招‘青’”等方式,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和本土人才库1742名,确保每个村储备2名以上后备干部,实行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村党支部书记“2+1”联系帮带和跟踪培养措施。发布《巫山县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农村本土优秀人才到村挂职任职的公告》,吸引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村优秀本土人才到村挂职任职60名,有效解决了部分村“人难选”和“青黄不接”的难题。

  开展“先锋行动”。全面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合理设置“政策法规宣传、脱贫攻坚帮扶、扫黑除恶监督”等10个岗位,促使党员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重大任务中有岗有为。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全域实现大城细管

  6月的重庆,天气渐热。走进巫山宏盛大院小区,居民三三两两落座树荫下,聊起家常、说起变化。

  “以前院里连个落座的地方都没有,外墙墙砖掉的掉、落的落,到处渗水漏水、管道堵塞,没有一片干净的地儿。”说起小区的变化,居民王海清感到心满意足。

  自2020年10月30日,巫山首个老旧小区房屋提档升级改造项目在高唐街道翠屏社区宏盛大院启动以来,该大院小区的外墙、消防、排污水管、水电、活动场所、顶平防水等项目改造焕然一新,公共区域也变得清爽干净。

  宏盛大院小区提档升级改造,仅仅是巫山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巫山以破解城乡建设和管理难题为目标,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六单同频”。在县城社区建立由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城市基层党建联系会议制度,推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轮值主席制”。“轮值主席制”按照“居民点单、社区议单、街道审单、联席会议派单、承办单位接单、群众代表评单”的共治共享模式,解决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城市基层党建积极性不高、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不力等问题。

  变“反应式”管理为“参与式”治理。建立以县委专职副书记为召集人的县级联席会议制度,县“四大家”党员领导干部全部联系社区。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轮流承办,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任轮值主席,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内党建、治安、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近年来,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为县城社区解决重难点问题350余个,提升了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幸福指数。

  抓党建促治理成实效。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多措并举的方式助力巫山实现了大城细管、大城重管、大城智管、场镇严管和乡村共管,并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县、重庆市第7届双拥模范城(县)等荣誉。

  链接>>>

  高标准严要求评选“星级村”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2017年以来,巫山因地制宜,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具体涵盖开展创建“脱贫攻坚星级村”“基层党建星级村”“产业发展星级村”“乡风文明星级村”“平安稳定星级村”“群众满意星级村”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活动。

  “‘星级村’评选,按照‘乡镇(街道)分类推荐、联合评审组评选、县委常委会确定、评选结果公示’的程序进行,每年评选一次。严格审核把关,最后经县委常委会确定。”巫山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基层党建季度督查工作,还组建督查组对“星级村”运行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联组织、兴产业、富百姓、促和谐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在强化堡垒作用方面,评选县乡(镇)两级先进村党组织116个,9个原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先后转化为“基层党建星级村”。

  在强化产业引领方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三社”融合发展,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经济作物比重接近70%,亩产值是传统产业的5倍以上。

  在扮靓村容村貌方面,实施村组绿化、亮化、净化、香化、硬化“五化”工程,全县村组绿化13.18万平方米,村主次干道硬化率达到95%以上。

  在改善乡风民风方面,自2015年以来,2人入选“中国好人”,3人评选为“感动重庆人物(道德模范)”,58人评选为“重庆好人”,骡坪镇鸳鸯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曲尺乡柑园村成功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创建“星级村”173个,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巫峡大地磅礴展开。

  王琳琳 陈钰华 摄/卢先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