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施工中的五布河特大桥 |
 |
项目路线图 |
 |
水江隧道进出口 |
6月8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布了《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第一批)清单的通知》,渝湘复线巴南至彭水项目被选为“平安百年品质示范工程”。
“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和支持,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重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总里程280公里,途经巴南、南川、彭水、酉阳、武隆5个区县,由巴南至彭水、彭水至酉阳、武隆至道真(重庆段)3个项目组成,工程于2020年开工,建设工期预计为4年—6年。
渝湘复线公司自2020年3月5日成立以来,在重庆高速集团的领导下,秉承“强强联合,共襄盛举,匠心致远,争创国优”16字企业核心理念,以创优质工程“鲁班奖”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平安工地、品质工程、智慧高速、绿色公路”四大品牌,着力把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建成为一条精品高速公路。
党建引领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6月的重庆骄阳似火,在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首个开工项目——巴南五布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情形。8个桥墩已拔地而起,其中在建的水中最高墩已突破百米,最高达到135米,相当于40多层楼高。
“目前,大桥有120多人正在加紧施工,再等几天桥墩将实现封顶,到明年底大桥就可合拢。”望着大桥轮廓初现,渝湘复线公司负责人松了口气。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摆。“工期已定,多延误一天就耽搁一天工期,影响工程进度。”该负责人说。
为化解困难,渝湘复线公司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护的情况下,通过组建党团员突击队和青年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五布河特大桥复工复产,顺利抢过重庆重要饮用水源地观景口水库蓄水期,从而避免了水下施工对水源的污染,也节省了建设资金约3亿元。
五布河特大桥的复工复产只是渝湘复线公司发挥党建引领,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的一个缩影。为加快工程建设,该公司将3个党支部建在工程一线,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功完成“审批、征地、融资”三大攻坚战,较同类工程节约3个月完成施工图勘察设计,创造了“渝湘复线设计速度”。
同时,渝湘复线公司通过工地一线开展共产党员“三亮”(亮身份、亮责任、亮承诺)活动,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工程建设中,切实解决一线工程建设难题,以“联合共建、服务一线”党建带动“路地联建”,以“永临结合”方式,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施工便道和“四好公路”相结合,为沿线5个区县新建改建共计500公里施工便道,并在危险路段增设防撞防护栏设施,保障地方百姓出行安全便捷,全程参与酉阳县丁市镇中坝小学还建,争取政策优惠,为当地还建一所优质舒适的高品质小学。开展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评选“最美工匠”,凝聚起全体建设者力量开辟新局,奋力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国优工程”。
此外,在工地一线创建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党员突击队,开展党员质量监督岗活动,通过党员带头,还主动解决项目周边百姓实际问题。比如巴彭路1标在智慧工厂旁为村舍安装水管,解决15户村民生活用水难问题;彭酉6标为农民工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五布河特大桥项目部“以购代扶”,购买当地贫困户农产品;巴彭总监办4标为留守儿童、困难孤寡老人送温暖,设立“解决箱”、“高速通讯簿”,定期电话问候解决生活问题;巴彭路8标安排当地人员在项目就业,定期组织技能和知识培训,解决当地就业难问题。
改革破冰 项目创出多个第一
据介绍,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总投资640亿元,平均投资2.28亿元/公里,比之前的渝湘高速重庆段总投资高出一倍多,这么多钱从哪里来?这是困扰渝湘复线公司的一大难题。
“通过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方参与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该负责人解释说,简单讲渝湘复线项目是重庆高速集团牵头中铁建、中交等31家央企国企共同组成联合体,其中高速集团持股35%,中铁建持股25%,中交二公局持股15%,其余股份由其余28家央企、国企等持股,按照PPP模式负责实施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建设、营运管理。
“这样一来,渝湘复线项目就创造了国内同期项目中‘三个第一’即规模第一大、投资第一大、联合体成员第一多的高速公路项目。”该负责人说,通过这一模式,重庆高速集团用45亿元资金撬动了640亿元的投资落地,政府在建设期内不承担建设资金压力,在运营期内对联合体成员分30年进行运营补贴,大大平滑了政府财政支出,控制和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此外,更好发挥了重庆高速集团和联合体成员各自优势,有力保障项目工程进度、质量和运营服务水平,实现风险共担,提升项目抗风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渝湘复线PPP项目创新模式荣获中国公路学会2020交通投融资年度创新项目三等奖。
攻坚克难 用科技突破每道难题
渝湘复线项目沿线分布有岩溶、危岩、崩塌等特殊地质。30次跨越乌江、阿蓬江等河流,生态环境敏感复杂。与既有及在建铁路、公路、地方道路交叉达52处,跨越高速6处,跨越地方国道、省道、乡道37处等,同时,项目桥隧结构多,共有桥梁139座,隧道62座。有“技术难度大、施工难度大、管理难度大”三大难题。
为解决“三大难题”,渝湘复线公司通过攻坚克难,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推行智慧工地管理,打造“平安工地、品质工程、智慧高速、绿色公路”四大品牌,用科技手段各个击破每道难题。
建“平安工地”。倡导“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安全理念,实施全线工地可视化管控,限制落后工艺,创新并全线推广工地临电智能化指纹锁配电箱、钢结构安装“生命线”等安全举措。推行“桥长”、“洞长”制,定人、定点全面负责一座桥梁或隧道质量、安全和环保工作。
建“品质工程”。通过大力开展新工艺、新工法、专利等应用和研发,强化工地标准化建设。编制《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项目科技创新工作实施大纲》,拟定17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科技攻关,切实解决工程难题。目前,已成功中标重庆市交通局2021年科技项目《峡谷大跨径上承式双联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该研究工作进一步解决了双堡特大桥技术复杂、双联拱大跨度建设难题。
建“智慧高速”。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打造基于“BIM+GIS”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重点结构物建立可视化监控系统,实现远程智能化管控。推行人员智能化管理、钢筋智慧工厂等先进技术,采用30余套智能数控钢构件加工设备组成智能自动化生产线。
建“绿色公路”。加强监测,防治结合,采用环保型隧道前置式洞口施工、运用砂石分离系统等多种新工艺和新举措,减少项目施工中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和碳排放,把渝湘复线高速公路轻轻放在大自然。
乘法效应 激活一池发展“春水”
“2009年渝湘高速公路全面贯通,成为我市东南方向出市的大通道之一,串联起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等区县。”该负责人介绍,由于当时修建的时候没有预期到高速路上的车辆增长这么快,交通压力不小。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这些区县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拥堵尤为严重。不仅仅是道路拥堵,还给群众出行安全带来隐患。
“等到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通车后,将缓解既有渝湘高速公路拥堵,全面提升重庆至湖南、重庆至贵州大通道通行能力。”该负责人说,更重要的是这对支撑沿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增长,对重庆打造交通强国试点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打造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等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渝湘复线高速公路的鲶鱼效应还远不如此——公路建成后,将发挥乘法效益,激起一池发展“春水”,让沿线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该负责人介绍,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项目起点在东温泉,项目建成后,最直观的是串联起沿线的黎香湖、金佛山、白马山、仙女山、芙蓉江、摩围山、阿依河、阿蓬江、乌江画廊、桃花源、龚滩古镇、龙潭古镇等旅游资源,将有效促进渝东南休闲旅游业实现交旅融合。同时,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建设期,施工高峰期达2万多人,带动5个区县地方地材、商业、物流等产业发展并解决农民工返乡就业,施工便道与新农村建设四好农村路结合,优化老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途径的5个区县共设有8对服务区、24个互通,将通过服务区或下道口,带动地方农产品、土特产品销售,促进沿线村子产业发展,进而推进乡村振兴。
张亚飞 刘钦 郭雪梅 图片由重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