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亮江湾”大渡口区底气何在?关于大渡口的“音乐故事”你听过几个?
第012版:百年伟业 精彩巴渝·大渡口
上一版 下一版 
“乐亮江湾”大渡口区底气何在?
关于大渡口的“音乐故事”你听过几个?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亮江湾”大渡口区底气何在?

    《跳磴石工号子》荣获第十六届“群星奖” 摄/唐明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职工合唱比赛 摄/钟戈

    大渡口全景 摄/杨令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文渡口·乐亮江湾”这句城市宣传语,便不断出现在大渡口区的街头巷尾、大小活动中,并在市内外迅速传播开来。

  加速推进钓鱼嘴音乐半岛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奔走全国,努力对接各类顶级的音乐事业、产业资源;持续举办研讨会、音乐节、音乐赛事等各类大型音乐主题活动……

  不难看出,在肩负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及钓鱼嘴音乐半岛建设任务的同时,大渡口区也想紧紧抓住“音乐”这个机会,驱动自身的转型发展,努力促成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弯道超车。

  众所周知,音乐产业的发展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大渡口区要垒筑“音乐”高地,其底气何在?

  底气一:

  国家、市级大战略的有力支撑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规划建设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打造钓鱼嘴音乐半岛,是重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发挥三个作用的重要实践,也是重庆实施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推动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市政府组织召开重庆长江文化艺术湾区规划建设专家咨询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制定《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控规修编及城市设计方案》;市住房城乡建委牵头组织召开钓鱼嘴音乐半岛开发建设座谈会;市政府将长江音乐厅和长江音乐学院列入市级重点公共设施项目,并组织这两个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的全球征集活动;市地产集团与大渡口区联合成立建设指挥部,积极投入到钓鱼嘴音乐半岛的建设中来;

  ……

  毫无疑问,建设钓鱼嘴音乐半岛,大渡口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音乐半岛”是大渡口的城市名片,更是重庆的一张名片。来自国家、市级层面的战略支撑,正是大渡口瞄准“音乐”发力的最大底气。

  此外,大渡口区既是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区,又在重庆高新区拓展园范围,享受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叠加。

  大渡口区将坚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国家、市级大战略中谋划大渡口的新发展格局。

  底气二:

  赶上发展音乐“最好的时代”

  版权保护,是音乐走入市场最基础的保障。

  2015年,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被音乐界称为“史上最严版权令”。

  自此以来,我国从立法层面到司法实践,从行政保护执法到大众版权意识唤醒,将“音乐版权”的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力度、高度,这为当下音乐市场的创作繁荣、交易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此,有音乐人将2015年-2025年形容成音乐发展的“黄金十年”。

  由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音乐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生产的华语新歌数量为74.8万首,同比增长216%,是2017年-2019年3年的总量。此外,据大麦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的5天,全国共有56场音乐节演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

  新歌、音乐节会暴涨背后,是资本、技术、人才的涌入,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整个音乐行业的蓬勃、市场的热度。

  反观重庆本地的音乐市场,“点上开花、面上无果”的现状亟待改变。重庆出了李云迪、黄绮珊、王俊凯、王源等一大批音乐人才,重庆说唱音乐更是领跑全国,明星演唱会、知名音乐节等在重庆也基本场场爆满。

  由此可见,重庆有音乐的创作基础,也有音乐的消费市场,但是缺少一个集中发力的阵地。

  这些,都是大渡口瞄准“音乐”产业的底气。

  底气三:

  自然本底与人文本底的精彩叠加

  蜿蜒的长江,经大渡口区流入重庆主城,在这里勾勒出一个“舌头”状的半岛:钓鱼嘴半岛。

  如今,朝天门、江北嘴等诸多半岛已经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总面积7.92平方公里,江岸线长10.26公里的钓鱼嘴半岛,成为重庆主城唯一未开发的半岛。

  钓鱼嘴半岛的留白,成为大渡口区乃至重庆市最稀缺的资源之一,也成为大渡口打造音乐半岛的底气之一。

  当然,“留白”并不代表“撂荒”。当前,钓鱼嘴半岛已基本完成拆迁征地工作,形成“净地”,片区路网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为承载音乐半岛建设创造了“拎包入住”绝佳条件。

  同时,大渡口区上风上水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禀赋,也为音乐半岛的建设提供了生态底色支撑。近年来该区大力推进宜居环境建设,“目前全区公园游园星罗密布,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

  另外,大渡口浓厚的群众文娱氛围,也为大渡口区打造“音乐”高地增加了底气。

  “正在举行的2021大渡口区“人文渡口·乐亮江湾”音乐节系列活动中,群众性正是其一大特色,其中全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职工合唱比赛中,有来自76家单位53支队伍、2000余人自愿踊跃参赛。”大渡口区文化和旅游委主任江存彬介绍,大渡口区的民众热衷于参加各类文娱活动,并且成绩不俗,大渡口的文艺作品连续3届登上群星奖舞台,尤其是2019年,重庆入围群星奖决赛的5件作品中,3件来自大渡口。

  “上世纪50年代,大渡口因服务重钢而设区,当时大渡口市民绝大多数都是重钢子弟,从钢花影剧院、银河文体楼等设施来看,重钢子弟的文娱生活非常丰富,以至于后来虽然扩大了辖区范围,新增了人口,但群众文化氛围依然浓厚。”江存彬认为,大渡口能走出李云迪、李雪芮这样的人才,并非偶然。

  再追溯久远一些,大渡口还是重庆主城远古文明的发祥地,拥有跳磴石工号子、泛川派古琴艺术等音乐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为大渡口打造“音乐半岛”提供了文脉支撑。

  王彩艳 杨敏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