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维融通”劳动育人新模式 打造“三实”德育品牌突出“党建+”特色 谱写育人新篇章
第028版:重庆职教 大有可为
上一版   
构建“四维融通”劳动育人新模式 打造“三实”德育品牌
突出“党建+”特色 谱写育人新篇章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能让生活更美好
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构建“四维融通”劳动育人新模式 打造“三实”德育品牌

    服装专业学生实训中

  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下称“云阳职教中心”)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守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多年来,学校践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三严三实”工作作风的要求,以“实的职业教育”实践研究为契机,创新构建以“实”为基、以“生”为本、以“爱”育人的“三实德育”体系,构建实习实训、家校互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四维”融通劳动育人新模式,不断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做好培育现代工匠的时代答卷。

  紧密联系专业

  在实习实训中感受劳动之美

  4月中旬,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在云阳职教中心看来,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要肩负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合格的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现代工匠的“摇篮”,云阳职教中心瞄准职业教育存在的“虚位”“虚心”“虚浮”问题,以“三实”德育为引领,以“实心”“实行”“实得”做好“实的职业教育”。

  学校将劳动教育视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实习实训、家校互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四维融通”劳动育人新模式,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劳动教育与德育联系紧密,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在劳动的过程中又能形成助人为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美好品德。”云阳职教中心党委书记、校长刘红强调。

  翻开云阳职教中心任何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难发现其中的育人巧思。

  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自身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总课程中设置至少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学生依托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的劳动态度。

  近年来,学校与海尔集团等30余家优质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普通班学生第3年在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

  资料显示,通过实习实训,学生既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提升了劳动技能,更感受到了劳动之美。近年来,学生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6项,市级奖172项,“双证”获取率达94.1%。

  积极拓展边界

  在点滴渗透中领悟崇劳尚德

  “就读云阳职教中心之后,我感觉孩子不再是以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回到家会主动帮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知道体贴父母工作的辛苦。”云阳职教中心电子专业学生王靖宇(化名)的妈妈看到孩子入校一年多以来的变化,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在云阳职教中心,像王靖宇妈妈一样感叹孩子可喜变化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成为家长们对云阳职中学子普遍的好印象。这背后,是学校不断拓展育人边界,以劳育人的教育智慧。

  “作为未来劳动人才的‘摇篮’,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要由内而外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帮助他们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好品质。”学校劳动教育负责人向勇表示。

  学校通过加强家校联系,在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劳动清单。其中,既有学校和家庭都可操作的定期大扫除,也有集中于家庭场景中的洗衣、做饭等固定内容,茶艺、打造“最美阳台”等弹性项目。各项家务的完成情况详细列入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

  同时,学校还鼓励家长在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国际劳动节等节假日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参加各种社会劳动活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带动学生热爱劳动、快乐劳动,体会劳动带来的幸福。

  与此同时,云阳职教中心还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将劳动教育融入社会服务实践活动。

  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到万州太安镇、泥溪镇、江口镇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展示学生的文明风采和专业技能。学校累计为“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等县内大型活动提供礼仪服务120余次,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组建的“家电维修服务队”积极参加精准扶贫,累计为群众维修家电2000余件;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校外开展生态环保、文明出行、法治宣传、垃圾分类、交通安全等专题宣传;依托学校艺术社团,在传统佳节到福利院为老人送去表演与陪伴等。

  点滴渗透中,学生们既锻炼了劳动本领,养成了劳动习惯,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达成修心、养德、尚美的教育目标。

  链接>>>

  探索劳动教育 培养创新素养

  2020年,由中国创造协会主办,云阳职教中心与重庆市发明协会共同承办的全国首届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圆满落幕,学校“劳动教育+创新素养”的人才培养路径获一致好评。

  区别于“逻辑型”人才培养,云阳职教中心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

  学校先后邀请中国发明协会韩洪光、“两弹一星”专家黄吉虎、台湾知名发明人邓鸿吉等专家到校指导创新教育工作;将创新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落实专门课程、专职教师、专门教材、专题讲座,开发《创新教育读本》、教案、课件、微课等系列教育资源。

  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创意大赛、创新作品展、专题创意展,编印《学生作品集》,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发现优秀创意作品。近年来,学生创新发明作品在市县级、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110余人次,获授权专利51项。

  刘红 张小林 向勇 图片由云阳职业教育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