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旭 |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太保成立30周年。1991年5月13日,中国太平洋保险诞生于黄浦江畔,与中国保险市场共同成长。30年的时间里,中国太平洋保险一次次穿超经济周期,屹立于保险业改革发展潮头,成为著名的头部保险企业。作为中国太平洋保险旗下的中国太保寿险在重庆设立的分公司——中国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是重庆最早成立的保险分公司,著名的保险“老三家”之一,服务重庆市民近3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近日,本报对中国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旭进行了专访。
重庆日报:今年是中国太保成立30周年,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太保和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的发展情况。
李旭:成立于1991年5月13日的中国太保,经历30年风雨,逐渐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公司连续10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进至第193位,并成为首家在A+H+G(上海、香港、伦敦)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公司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积极推动转型发展,运营能力和服务能级持续提升,为1.47亿位客户提供“责任、智慧、温度”的服务,旗下太保产险、太保寿险连续5年获得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A级。
中国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的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中国太平洋保险重庆分公司,当时是西南地区的管辖分公司,管理范围包括中国太平洋保险在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区设立的代理处。2001年1月,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顺应保险业发展规律,中国太平洋保险重庆分公司实施分业经营,新成立的中国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专营人身险业务,朝着“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方向开始了新的征程。
现在,中国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在全市设有7家中心支公司、32家支公司和6家营销服务部,拥有800多名员工和1.2万余名保险营销员。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保险保障,开办险种100多个,覆盖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凭着全面产品体系、强大的保障实力,先后承保了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全国糖酒交易会、重庆市第五届运动会、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等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盛会或工程项目,个人客户亦迅速增长,有效地满足了客户的保险保障需求。
重庆日报:保险是社会的稳定器和经济的助推器。近几年,保险业一直在强调“保险姓保”,回归保障本源。中国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在围绕保险主业,服务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参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情况如何?
李旭:中国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始终立足“保险业姓保”, 坚持“价值可持续增长”的经营理念,坚决贯彻落实监管指导和要求,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为己任,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方面,主动进行保险供给结构优化,大力推动长期保障产品,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规划,帮助客户有效转移风险、平滑财务波动。去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超过43亿元,市场份额位居前列。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服务于民生保障领域。早在2001年,市政府将“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用保险”项目进行招标,公司成为首家中标单位,先后在主城、万州、丰都、开州及江津等地参与大额医疗互助基金管理,承保人数达到32万人左右。后来,相继开办高危行业补充工伤保险,首批入围城镇职工医保卡余额购买商业保险项目,创新开办计生失独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持续服务于民生保障领域。2019年、2020年连续成功中标巴南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项目,每年服务城镇职工10.3万人。
同时,公司积极协调,帮助引入中国太保投资资源。近年来,中国太保在重庆累计投资超过225亿元,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公租房建设、不动产债权投资等项目。
重庆日报:据了解,中国太保寿险在服务方面一直深得市场和客户的赞誉。当前,正全力推进“太保服务”建设,具体有些什么措施?
李旭:中国太保寿险始终围绕客户需求积极探索转变服务方式,不断加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推进投保、核保、理赔、客服等运营服务全流程的线上化、智能化和自助化,迅速迭代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保险服务新模式,塑造责任、智慧、温度的“太保服务”品牌,连续三年获得服务评价AA级。
近年来,中国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积极推进“太保服务”品牌落地,依托神行太保、官方APP、官方微信公众号、云柜面、太慧赔、云调查、“灵犀”机器人等多个移动科技服务平台,让客户随时随地自助办理保全、理赔等服务,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2020年,公司保全作业智能化率达到93.82%,个人客户自助理赔使用率达到99.88%,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腿,客户少跑路”。
同时,中国太保寿险全面开启“保险+”服务模式,依托三大平台满足客户不同的保险服务需求。一是“太保蓝本”健康服务体系,通过帮助客户免费专家预约、全程陪诊、住院垫付、重疾先赔、重疾多学科专家会诊等,有效帮助客户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等痛点。为了客户能够更好的享受该项目服务,重庆分公司还成了“蓝马甲”服务团队,为客户在享受“太保蓝本”服务中提供一对一帮助。已有超过15万名客户完成注册,可以根据需求享受“太保蓝本”增值服务,中国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已为其中近千名客户提供了“太保蓝本”上门服务。二是“生命银行·白泽计划”。中国太保寿险引入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的细胞治疗核心技术,推出“生命银行·白泽计划”,在客户年轻、健康的时候,通过高保真技术预存一份优质的免疫细胞,未来可用于更多的精准肿瘤治疗、精准抗衰、精准预防,给自己一次再生的机会。三是“太保家园”高端养老社区。目前,已有成都、大理、杭州等8个养老社区项目开工建设,联合全球驰名的法国欧葆庭养老康复集团开发颐养、乐养、康养三大产品业务线,发挥欧葆庭在长者健康及个人护理领域的专业经验和技术,满足服务新时代美好养老生活,尽享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客户需求。
重庆日报:在去年的“保险业社会责任总评榜”评选中,公司获得“社会责任特别贡献奖”。那么,公司是如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责任担当的?
李旭: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保险公司,中国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一直以实际行动感恩客户,回馈社会,践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公司先后捐建忠县三汇镇中心小学“太平洋寿险关爱书屋”、梁平竹丰“太平洋寿险关爱小学”,为巫山县特岗教师赠送保险,并建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爱心支教、义务献血、帮扶失独特困家庭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困难群众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成为社会“热心肠”。
近几年,公司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先后在奉节、酉阳、彭水、秀山和万州等区县通过保险捐赠、扶贫资金捐赠、消费扶贫、直播带货和派驻专职扶贫干部等多种形式开展扶贫工作,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当前,公司正在通过筹集帮扶资金、增派专职干部等形式,继续投入乡村振兴工作,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贡献“太保力量”。
重庆日报:对于中国太保来说,今年是新的历史起点。具体到重庆分公司,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思路?
李旭:三十而立开新局,乘风破浪再启航。今年初,中国太保寿险推出了“长航行动”战略规划,以“打造服务体验最佳的寿险公司,做寿险行业的长期主义者”为愿景。重庆分公司将坚守价值,坚信长期,全面落地“长航行动”,牢固树立转型意识,坚定全新发展观念,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优化队伍结构,构建经营平台,全力打造长航新引擎,为重庆社会经济建设持续贡献“太保力量”。
本版文字由李雨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