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成立后,会与其他运营公司共同推动形成通道的“点线面”运作体系,既可以让新疆特色产品走得更远更好,也能推动西部地区特色产品等形成内循环,并通过通道服务网络与东盟等国家强化双向经贸往来。
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联动发展
去年11月,西部陆海新通道“13+1”省区市口岸主管部门在重庆共同签署《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建设合作协议》。
这是一个打破孤立、实现联动的重要平台。
此前,各省区市都有“单一窗口”,但均是“各自为政”,只能为自己省区市服务。通道形成“13+1”共建机制后,重庆作为运营组织中心,协调各方意见,起草了工作方案,希望“13+1”省区市的“单一窗口”能够实现物流通关便利、产业融合发展、数据交换共享、统筹国际合作。这一方案得到了国家口岸办的高度认可和“13+1”省区市的大力支持。
自协议签署后,重庆扎实推进该项工作。比如,重庆创造性提出并落地全国首个“单一窗口”国际合作项目——中新(加坡)“单一窗口”国际合作;与上海、四川等地签署“单一窗口”合作协议,推动跨地区“单一窗口”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与宁波、广西等地开展合作,通过“单一窗口”进行数据交互,共享物流、通关信息,提升重庆“单一窗口”信息服务效能。
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无论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建设的推进,还是陆海新通道运营新疆公司的成立,都折射出一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服务范围正进一步扩大。
从班列开行情况来看,今年以来,通道实现了多个“首发”——
1月12日,四川遂宁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首发,开辟了遂宁直达北部湾的货物出海新通道;
2月5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湖南怀化—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正式开通;
2月24日,西部陆海新通道SITC“海防铁海定制专列”从重庆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驶出,标志通道进入“定制时代”;
3月5日,满载着2650吨来自巴西的纸浆抵达重庆小南垭站,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的首趟巴西至中国重庆的国际海铁联运集装箱纸浆班列,也是我国开行的首趟国际海铁联运集装箱纸浆班列……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辐射105个国家(地区)304个港口,货物品类超过500个;跨境公路班车常态化运行8条线路,实现中南半岛全覆盖。”刘玮表示。
这直接带动了重庆外贸进出口的增加。今年1-3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180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4%,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重庆对东盟进出口302.1亿元,同比增长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