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一季度重庆GDP同比增长18.4%八大特点 稳中向好“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持续显现”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前高后低,逐步趋稳”以经济“开门红”力促全年“满堂彩”
第006版:重报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开门红!一季度重庆GDP同比增长18.4%
八大特点 稳中向好
“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持续显现”
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前高后低,逐步趋稳”
以经济“开门红”力促全年“满堂彩”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解析

“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持续显现”
——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本报记者 夏元

  “从一季度经济运行统计数据来看,全市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在保持总量上升的同时,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高质量成效持续显现。”4月20日,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会计学院副院长周兵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产业结构转型不断趋于合理化、高度化,是一季度全市经济发展最大亮点。”周兵说,数据显示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35.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8.35%,尤其是二、三产业中的高新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带动了全市规上工业、“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速数据亮眼,以此增添了全市经济内在结构的发展“成色”,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越发强劲。

  周兵表示,工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持续巩固,是一季度全市经济发展另一特点。其中,汽摩、电子产业作为全市两大支柱产业,一季度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5.3%、56.3%,成为全市经济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的“压舱石”“稳定器”。

  另外,一季度全市投资结构亦凸显出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周兵认为,一季度尽管全市传统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较2019年一季度分别有所下降,但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1.3%,成为支撑制造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疫情防控催生壮大的相关产业,如医疗仪器设备、仪器仪表制造业等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

  周兵表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加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陆海新通道、中新项目合作、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及RCEP大自贸区生效等国家级政策红利加持,全市经济发展潜力仍值得期待。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