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废渣山”如何变身绿草地重庆金融认证中心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重庆市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创新发展聚力改革 优化服务贴近民生“十四五”时期全市殡葬设施建设将继续发力
第007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边“废渣山”如何变身绿草地
重庆金融认证中心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1年重庆市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
创新发展聚力改革 优化服务贴近民生
“十四五”时期全市殡葬设施建设将继续发力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四五”时期全市殡葬设施建设将继续发力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覆盖生命的全周期、全过程,办好群众身后事、实现“逝有所安”成为亟需面对和解决的新时代重要课题。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市基本殡葬服务设施的建设将纳入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政风民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推动。

  未来通过5年努力,到“十四五”末,全市将建成供给充足、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公益惠民、绿色环保的殡葬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实现殡葬设施现代化、殡葬服务均等化、安葬(放)生态化和殡葬行为文明化。

  到2025年,全市火化区人口将逐步扩大,除中心城区外,火化设施区县全覆盖,火化设备排放值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城市公益性公墓以区县(自治县)为单位建设,区县覆盖率力争达到100%;统筹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新建公益性公墓墓位应当全部为节地生态葬式。

  严格控制新建经营性公墓,新建经营性公墓的节地生态葬式不低于墓位规划总量的60%。老旧公墓新建墓位中节地生态葬式占比应当达到剩余墓位规划总量的60%,节地生态葬式实现公墓全覆盖。

  提高集中文明治丧设施的乡镇覆盖率,打造便捷优质的殡仪服务网络。

  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更加科学完善,殡葬服务机构普及推广率达到100%,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数据共享及群众身后事“一网通办”。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