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摩托车提档升级驶入“新赛道”补足关键环节,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第006版:重庆产业链供应链调查⑨摩托车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摩托车提档升级驶入“新赛道”
补足关键环节,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业内观点

补足关键环节,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白麟 夏元

  重庆是中国三大摩托车主产地之一,本地配套率高达90%。但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尚需补足产业链中的一些关键环节。

  观点①

  亟需解决关键零部件的本地供给问题

  隆鑫通用大排量机车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彭琳透露,目前一些较为基础的零部件以及原料,国产化率还不高,个别产品甚至还没有国产替代品。例如,大排量摩托车离合器的摩擦片,就基本被国外大厂垄断。市经信委相关人士介绍,摩托车电喷、ABS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重庆也需要从其他省市采购甚至从海外进口。

  彭琳认为,重庆摩托车产业提档升级,从产品层面讲,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尤其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零部件的本地供给问题,加强研发,实现国产替代,避免被“卡脖子”。

  观点②

  政府部门要加强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

  目前,重庆摩托车行业所看重的大排量摩托车,主要销往大城市,但全国不少大城市实行“禁摩”,成为产业发展的掣肘。秋田齿轮总经理刘一建议,重庆可带头呼吁政策“松绑”,制定更切合实际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则,对摩托车上路不能“一刀切”。

  金融支持方面,制造业特别是摩托车零部件配套行业,设备投入资金量大,但人均产值较低,设备作为贷款的主要抵押物,银行评估通常要打两三折,造成企业融资能力低下。彭琳建议,金融机构应根据摩托车产业实际情况,推出更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

  刘一建议,重庆应常态性举办大型摩托车赛事、户外音乐节等活动,结合摩博会营造高端摩托车消费文化。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