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935平方公里“黑科技”助力三星堆考古发掘重庆首创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方案将在三峡库区全面推广重庆高新区人行道示范路段亮相全市开展建设安全突出违法行为集中执法行动
第004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十三五”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935平方公里
“黑科技”助力三星堆考古发掘
重庆首创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方案将在三峡库区全面推广
重庆高新区人行道示范路段亮相
全市开展建设安全突出违法行为集中执法行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

“黑科技”助力三星堆考古发掘
川渝联合研发的多项技术首次运用于考古领域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考古现场综合发掘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为3月21日,工作人员在探方工作舱内开展考古发掘等工作。(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供图)

  本报讯 (记者 赵迎昭)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召开,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成果——新发现6个祭祀坑,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三星堆遗址再次惊艳世界。重庆日报记者获悉,在此次考古发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考古现场综合发掘平台,是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声光电智联”)联合研发的,其中不少“黑科技”首次运用于考古领域。

  据了解,重庆声光电智联位于南岸区的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内,已在智慧文博领域深耕多年。“从去年初开始,我们就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道,为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量身定制高科技设施设备。”重庆声光电智联相关负责人说,双方联合研发的考古现场综合发掘平台,由探方工作舱、现场考古实验室、文物应急保护室、文物修复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等组成,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了考古工作高质量、高水平推进。

  据介绍,6个祭祀坑按分布被“装入”4个透明的探方工作舱。通过网络直播画面,网友看到考古人员身着防护服进入探方工作舱。这个工作舱充满了科技范儿。小型变频环境控制系统及高压微雾加湿系统实时调节舱内温湿度,使得考古现场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状态,从而减少对出土文物的伤害;全视频记录系统通过8台400万星光级网络摄像机、1台工业全景相机,全程记录考古发掘过程,为学者今后研究提供第一手考古发掘视频资料;考古人员工作平台可视需求移动,让身体不接触坑内地面,保障了考古人员和出土文物的安全。

  据了解,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象牙,暴露出来后很容易因失去水分而变形,对象牙进行科学保护是世界难题。此次考古发掘中,重庆声光电智联自主研发的充氮保护箱首次运用到考古领域。这种保护箱1.9米长、0.6米宽、0.5米高,考古人员将象牙进行科学清理后,将其放置在保护箱中,可以有效保护象牙等对温湿度敏感的有机物。该公司还将用于军事的排雷靴改造成适合考古发掘的工作靴,穿上这种靴子可大大减轻对坑内地面的压力。

  考古现场综合发掘平台受到业界高度评价。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多单位、多学科参与三星堆祭祀区发掘研究工作,堪称一流的考古发掘大棚、工作舱、实验室设施,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考古发掘现场预防性保护的新模式。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