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重庆开展统筹沿江防洪排涝和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重庆着力增强城市防洪抗灾能力减少抗生素使用和排放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第004版:聚焦2021全国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支持重庆开展统筹沿江防洪排涝和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重庆着力增强城市防洪抗灾能力
减少抗生素使用和排放
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会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
减少抗生素使用和排放

  本报讯 (记者 陈国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各地江河流域的水质明显改善。但是,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以及规模巨大的养殖业,让江河流域中的抗生素增加,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呼吁,从源头减少抗生素使用和排放,精准治理水污染。

  李秋说,抗生素及其代谢物对不具有耐药性的微生物、浮游生物、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潜在毒性风险,通过食物链传递,将影响人体免疫力。目前,我国没有关于地表水环境中抗生素赋存水平限值的强制标准,缺乏源头治理,尚未完全摸清抗生素的来源、使用和处置等情况。

  为此,李秋建议加强抗生素监测能力建设,修订相关标准,建立关于地表水环境中抗生素赋存水平的强制标准。在国家关键控制断面水环境监测平台中,将抗生素纳入监测指标。建立上游和下游抗生素定期监测的联动机制,实现流域抗生素风险动态评估。建立健全抗生素监测网络,将优先控制的抗生素监测指标逐步纳入管理体系。

  李秋建议,从源头减少抗生素使用和排放,建立抗生素药品产用登记体系。对于已经排放到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情况,可以开展调查,进行长期监测和生态风险评估。将抗生素药品使用和排放纳入登记管理系统,建立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源数据库。同时,指导相关行业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使用数量,杜绝使用已禁用的抗生素。

  她还建议加强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在对工业、医用、农业废水回收的经济价值、排放标准等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加快研究新的针对抗生素等物质的处理工艺和能力,采用更精准的处理流程。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