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多点发力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着力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民法典在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中的作用
第012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
多点发力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着力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充分发挥民法典在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中的作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2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沿视角

着力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类延村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强化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层面形成了有益经验。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持续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就要遵循从体制机制、支持体系、规范发展到示范创建的发展逻辑,实现公共服务从规划到实践、从一隅到全域的高质量发展。

  完善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区县城为整体,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和一体化管护机制,鼓励城乡基础设施整体打包和一体化开发,尤其要注重市政设施乡村延伸、城乡客运联通和城乡污染物收运处置体系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整体性,提升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卫生医疗资源的配置机制,通过教研联合体、医联体建设实现优质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开放共享。发挥区县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工作力量的优势与特色,积极探索法律援助服务、社会心理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下沉机制,夯实街镇和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养老保险待遇和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深化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改革,提升技术赋权机制的社会实践效果。推进“马路办公”向街镇和乡村延伸,实现公共服务重大事项“马上办”,形成职能部门、街镇和乡村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

  构筑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支持体系。坚持“互联网+”政务服务功能模块和实体政务服务场所建设并行下沉,强化区县综合政务大厅、街镇政务服务中心和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的联通,优化“渝快办”服务效能,注重线上线下服务衔接融合,打造一站式服务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提升规则创制能力,在市级层面推进城乡融合、政务服务和专项公共服务类政策与标准的清理更新,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覆盖的制度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力度,资源配置优先向农村倾斜。以政府引导为主线,完善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共治体系、供给体系和利益共享体系,实现乡村公共服务精准供给和错位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全域覆盖,激发全民共享的活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建立城乡居民评价反馈机制,增进“好差评”制度在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层面的综合运用。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建设重心下移,鼓励志愿者投身乡村公共服务事业,推动形成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社会共同体。

  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系统规范发展。区县级政府应统筹筛选和确立政务服务乡村延伸清单,明确事项种类和权责归属,实现名称统一、设定依据统一、编码统一、事项类型统一、基本流程统一的整体设计,建立基本民生服务和公共事业服务事项库,实现公安、民政、医保、人社、卫健、税务、档案等事项的全域扩展。丰富和创新延伸性政务服务办理方式,强化乡镇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的区域中心地位,依法实施权限下放,序次开展中心村“家门口”服务中心(站)布局,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形成居村自助办理、远程视频办理、人员下沉办理和代为办理的系统选择,最大程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地办结。整合乡村普遍性公共服务诉求,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重点工程名录,实施项目化运作,鼓励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为乡村服务站点配置公共服务引导员,支持区县或街镇采用社会化用工等方式下派人员,鼓励乡村自身培育公共服务人才,改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办事体验,增进便民服务的人性化发展。

  开展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示范创建工作。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建设效果,立足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链条的整体塑造,建立“一区一特色”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强政府间和职能部门间的公共服务合作,成立城乡融合发展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联席会议,秉持“统一规划、协同共建和相互共享”的原则,加大对城乡融合先行示范区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的支持力度,优先实现西部片区县乡村公共服务资源的跨域配置。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重庆入选区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接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标准,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与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同步发展效果,带动乡村公共服务融入全国发展格局。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