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故事聚智兴教 成就更多教育人的“教育家”梦想
第040版:乘风破浪开新局
上一版 下一版 
学员故事
聚智兴教 成就更多教育人的“教育家”梦想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1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第二批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工程结硕果
聚智兴教 成就更多教育人的“教育家”梦想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吹响了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集结号。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我市启动第二批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工程。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制培养方案、召开启动仪式、开展理论进修、举办专题报告活动……一系列行动直面教师校长发展的突破点,成就了更多教育者成为“教育家”的梦想,他们从教书育人到引领、示范、带动,聚智兴教,有力推动着重庆教育高质量发展。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保障全员学习提质

  “我是带着一线办学困惑来报到的,有什么解决途径?”

  “办法都在课堂上,我们的培训‘专治’教师、校长们的疑难困惑。”

  这是重庆市第二批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对象集中研修班开班仪式上的“小插曲”,一问一答之间,描摹出研修底色——学习、解惑、共振。

  教师和校长被称为“培养人才的人才”,如何提升他们的育人水平,让他们成为有崇高人格、精湛业务以及深邃思想的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

  据悉,市教科院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精选院内相关领域多名优秀人员组建项目团队,为项目工作顺利推进做好组织和人员保障。在“入学”前还完成了项目规划论证、实施方案研制、导师推荐与联系、研修调研与筹备等工作,为项目的顶层设计、管理与服务、指导与考核等诸多方面奠定了扎实基础。

  第二批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工程究竟学什么?怎么学?

  针对这一核心问题,市教科院结合培养对象的基础条件与专业发展需求,研制出台《重庆市第二批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通过自主学习研修、高端访学研修、名校跟岗研修、课题项目研修、教育实验研修、双师合作研修、论坛交流研修、成果推介研修等方式,该《方案》从政治思想、道德情操、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提出了培养路径、策略、保障,让全员学习提质有了方向指导和实践探照。

  创新多元化培养

  交出满意“成绩单”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校长不仅是教师、校长的个人诉求,更是学生期待、教育所需。

  第二批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对象,大多在教育领域有所建树,他们最具有成长为“教育家”的潜质。那么高起点出发,如何让培养工程达到四两拨千斤、顺势行千里的效果?

  点点吸收,徐徐积累;滴水穿石,一朝醒悟。

  在培养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的道路上,市教科院从多维度多渠道开展理论进修、专题报告活动、课题项目研修,强化导师推荐与联系:在中央党校开办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培训班;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举办理论研修专题培训;在西北师大开展多元文化研修;先后组织参加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教研中心主任符传丰博士、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钟绍春等作专题报告……

  一系列多元化的培养举措让培养成效呈几何倍的增长。

  截至2020年3月,此轮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工程的学员共发表教育教学论文91篇,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64项,开展教育理念及办学经验交流讲座548场次,培养对象个人获市级及以上奖次61项,所领导学校获市级及以上奖次69项……

  有适宜教育家成长的环境,有对教育理想的守望,有先进理念的引领,有丰富实践的孕育,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通过市教科院的倾力推动,终会有更多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成长起来,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院长观点>>>

  着力培养未来教育家

  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倡导教育家办学,支持校长大胆实践,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是党和政府的要求。培养一批“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迫切需要。

  如何培养未来教育家?“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如何办学?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未来的教育家?这是教育界特别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在市教委领导下,市教科院以“重庆市第二批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实践,挖掘我市优秀校长和教师的典型办学治校及成长案例,整合国内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入选培养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营造“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的环境。在立德树人、道德情操、先进理念、人格魅力、管理能力、专业功底、教学技能,以及教育情怀、社会责任、服务学生等方面加强了培养,着力塑造一个个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他们正潜心工作在基础教育战线上,为重庆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过3年培养,入选对象在开拓“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视野,总结和梳理个人办学、教学经验,凝练办学思想、教学主张,增添办学活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切实提升了个人理论素养、专业能力以及学校育人质量,助推形成学校特色和个人教学风格,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好影响,有力宣传了重庆基础教育,促进了学校和个人事业发展。

  3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以阅读教育经典为基础,夯实教育家型教师的教学主张和校长的办学思想根基;坚持以教育实践为载体,让教学主张和办学思想落地生根;坚持以教育家讲坛和各种培训平台为纽带,让教学主张和办学思想在全国传播。

  我们将深入研究“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的成长规律,把准成长方向,探明成长路径,全面系统总结和梳理重庆“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的教学主张、办学理念,创设成长空间,铸就教育灵魂,丰富教育情怀,提升专业素养,增强育人能力,努力造就更多的“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人才支撑,推动重庆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蔡其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