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车厢喜迎新年跨年夜,他们忙碌的身影2020年最后一次“值夜走访”披着夜色巡江 无惧寒风凛冽“没有‘收获’就是最好的收获”抢救推车“跑”得飞快为“小家”也为“大家”创造价值
第006版: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
上一版 下一版 
扮靓车厢喜迎新年
跨年夜,他们忙碌的身影
2020年最后一次“值夜走访”
披着夜色巡江 无惧寒风凛冽
“没有‘收获’就是最好的收获”
抢救推车“跑”得飞快
为“小家”也为“大家”创造价值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1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年夜,他们忙碌的身影
荣昌区吴家镇干部:
2020年最后一次“值夜走访”

本报记者 左黎韵

    12月31日晚,荣昌区吴家镇干部到脱贫户陈龙东(左一)家中走访。记者 左黎韵 摄/视觉重庆

  2020年12月31日,已是傍晚,人们匆匆行进在回家团圆过新年的路上。荣昌区吴家镇党委书记高德山却在下班后召集了镇纪委书记胡长建、镇农服中心主任龙吉杰、机关干事邹贤燕,一起前往玉峰村。

  年初,荣昌区推出党员干部值夜走访制度,镇机关干部轮流利用晚间休息时间走村入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当晚,是吴家镇的干部们2020年最后一次“值夜走访”。出门前,高德山就告诉记者,今天到玉峰村要做两件事。

  “高书记,我提前到家了,你们慢点来哟。”刚出场镇,高德山便接到脱贫户唐安德打来的电话。

  到唐安德家赴约是他们这个跨年夜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天前,唐安德主动给高德山打电话,约他有空来家里坐坐。到底什么事?唐安德也不说。

  12月的山村寒风瑟瑟,当记者跟随他们来到唐安德家中时,天色已渐渐暗下去。

  一进门,唐安德就将一个信封递给高德山,不好意思地说:“年初我向黄俊涛借了1500块钱修猪圈,听说他调到了区委组织部,这钱麻烦高书记帮我还给他吧。”

  黄俊涛是唐安德的对口扶贫帮扶干部,在他的帮助下,唐安德成功申请到5万元贴息贷款,用于生猪养殖。

  “今年10头生猪卖了5万多元,我现在有钱还给他了,不能拖到明年!”唐安德说。

  “哦,这事我晓得。黄俊涛跟我说这钱不要你还。”高德山将信封推了回去。

  “不,要还!”唐安德很是固执。

  几番推来推去后,高德山最终收下了。

  出了唐安德家,高德山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吴家镇是荣昌最偏远的乡镇,玉峰村又是荣昌唯一一个‘市级定点攻坚村’。这几年村里发展起柑橘、柠檬、油牡丹等产业,带动178户村民脱了贫。”

  汽车行至一片柑橘林旁,天快黑了。龙吉杰突然看到柑橘林里居然还有人在剪枝!

  “停车!”龙吉杰刚下车,就被村民发现了。

  “明天就过节哟,你们啷个还来了?正好,龙主任你快来教教我,你上次说的柑橘冬剪我又忘了。”说话的是脱贫户周显成,今年他在政府帮助下种了3亩柑橘,可一遇到修枝、施肥、防病防虫等技术问题就头痛。

  附近几个村民闻讯也围了过来。龙吉杰拿过剪刀说:“大家看好了,这种柑橘是嫁接苗,头两年原生树干处会抽出许多新梢,这种新梢不结果,还要吸收营养,一定要剪掉。”

  离开时,又有村民追问:“啷个快过节你们都还往村里跑?”

  “就是来看看你们。”高德山笑着上了车。他看了看手机,已是晚上7点过,“老胡,我们还有一件事没做哩。”

  大家会心一笑。原来,第二件事就是向胡长建对口帮扶的脱贫户贺新年。

  75岁的陈龙东特意戴了条大红色的围巾坐在院坝等他们一起迎新年。“不要慰问金,不要慰问品,人来就好。”陈龙东老早就跟他们“约法三章”。陈龙东属于因病致贫,这几年,政府不仅为他办理了大病救助,还补贴了3万余元,让他搬出土墙房住上新房子。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陈龙东三室一厅的小平房干净整洁。前不久,在城里打工的侄女还送来一台投影仪。听说老两口不太会用,“90后”邹贤燕现场手把手地教,很快便将投影仪连上网络。投影出的巨大画面,把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还引来了周边村民看热闹。高德山干脆临时起意开个简短的院坝会。

  “乡亲们,总书记说了,脱贫攻坚要再巩固五年,我们的政策不变,帮扶不变。明年,村里还要修9公里多的‘四好农村路’,继续壮大柑橘产业,并借助500亩油牡丹发展乡村旅游。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高德山的话引来村民阵阵掌声。

  夜幕降临,寒气逼人。在2020年最后的这个夜晚,陈龙东的院坝里笑声朗朗。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