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临河东侧、明月山以西,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两江协同创新区,已吸引30余家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此聚集,部分科技成果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打造的汽车毫米波雷达项目正式落地两江新区,预计3年内产值突破1亿元;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携手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光电协同创新中心,相关科技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在当今世界,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如何才能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逐步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是集中力量、协同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推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创客等创新主体协同,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协同,同时推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政策创新,才能有效降低创新成本、缩短创新时间、提高创新效率、加快创新步伐,加速释放创新潜能,培育新动能,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得更快、更好。
加速协同创新,要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布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两江协同创新区就是通过引进国内外科研院所实现科研人才“外引内育”,采取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集中配置的方式,发挥各方力量,推动核心科技不断迈上新水平。
任何一项成功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都离不开极具求知欲的创新型人才、天马行空的创意思想、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技型企业、风投资金等创新要素。为此,两江协同创新区通过产业协同、人才协同、生活协同、生态协同,推动多元而丰富的要素集合,搭建起各类要素间的互动桥梁,形成强大创新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