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为时代新人奠基幸福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
第032版:辉煌“十三五”渝跃新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立德树人 为时代新人奠基幸福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坪坝区凤凰实验学校
立德树人 为时代新人奠基幸福

    乡村少年宫活动之幸福腰鼓

    学生在幸福农场开展活动

  今年9月,沙坪坝区凤凰实验学校新校区落成投用。与新学校一同到来的,是凤凰实验学校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新征程。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孩子幸福。”站在全新的起点上,校长贺礼说,学校将继续秉承“点燃梦想,奠基幸福”的办学理念,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双轮驱动、做大做强”的办学之路,以幸福教育开启幸福人生。

  孝雅德育

  培养优雅自信的“凤凰少年”

  行走在现代化的校园内,红白相间的楼宇间,绿草如茵的操场上,“小凤凰”们文雅的谈吐和举止,与菁菁校园共同构成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画面。

  作为沙坪坝区重点打造的底蕴深厚的人文校园,凤凰实验学校师生由内而外“无需提醒的自觉”,正是学校“孝雅德育”的生动写照。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作为学校的“大家长”,贺礼始终坚信,“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在沙坪坝区“固本铸魂,整体育人”的德育理念引领下,凤凰实验学校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德育体系化,构建德育基础体系、活动体系和隐性体系。

  学校努力构建以“幸福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学校外显幸福文化建设,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孝雅教育”活动,致力于培养具有“孝尊之心、善良之心、感恩之心、责任之心,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的“四心三雅”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材。

  结合学校九年一贯制办学特色,凤凰实验学校按照“分层递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建立分层德育目标体系,通过思政课、班(队)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法制课等,队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生态文明、安全法治方面的综合教育。

  此外,学校结合“凤凰文化”核心,依托乡村少年宫学校优势,搭建“两季五节一舞台”的平台,让学生展现阳光风采,传递成长的幸福。

  以美育美

  在艺术与美的熏陶下成长

  不久前,沙坪坝区中小学生“中华魂”演讲比赛落下帷幕,凤凰实验学校学生刘芸熙凭借大方自信的舞台表现,流畅有力的语言表达,荣获区级一等奖。

  在学校“点燃梦想,奠基幸福”的办学理念下,幸福文化艺术节、乡村少年宫主持课程、课前三分钟演讲等活动,让凤凰学子们以更加自信、阳光、美丽的姿态,奋力追梦。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全国教育大会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

  在凤凰实验学校看来,学校美育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定期举办的幸福文化艺体节上,学校内歌声、笑声、掌声交汇,手语舞、民族舞、现代舞各具特色,绘画、书法、草编、陶艺、十字绣等各类艺术作品琳琅满目,整个学校仿佛艺术的海洋。

  学生自信阳光,校园艺术氛围浓厚的背后,是学校以美育美,以美育人的教育实践。

  学校借新校区搬迁,完善各类艺术教育功能室,开辟两层楼专供社团课程使用;通过外聘机构教师、邀请本地专家等方式,完备师资队伍。

  近年来,依托学校乡村少年宫,学校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深度挖掘凤凰镇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美育价值,以原来的体育、艺术、科技“2+2”活动为基础,形成德育类、劳技类、体育类、艺术类四大课程体系,40个活动社团,通过读经典、小主持、合唱、拉丁舞、绘画、书法、篆刻、腰鼓、豆花、秧歌、葫芦丝、草编、陶艺、木工、田径、球类、体操、武术、跳绳、滚铁环等活动,培养孩子们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如今,学校人人会艺术、人人能精彩的格局已然形成,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以美育美的驱动下阳光成长。

  劳动教育

  让学生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小鲁班”工作室内,学生何俊源和组员们一起想创意、画图纸,在老师的指导下裁剪木料,精雕细琢,一件精美的木制”LOVE”字样工艺品就这样诞生。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是一个人的精神钙片,是一个民族固根的基因。凤凰实验学校以实际行动补齐劳动教育短板,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学校利用乡村少年宫开设“幸福豆花”课程,让孩子们学会制作豆花,用售卖豆花的“幸福基金”开展敬老活动,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看似简单的“幸福豆花”,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让孩子们学会付出、等待、坚持、合作、专注、沟通、交流、感恩。

  近年来,像这样的育人实践,凤凰实验学校还有很多。

  学校牢固树立“美好生活,劳动创造”意识,从顶层设计、课程打造、志愿服务、家校共育等方面全面发力,赋予孩子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学校利用《劳动与技术》课、主题班会课等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学生的一日学习生活,让学会自我服务劳动。

  结合乡镇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因地制宜,以地方特色美食、传统劳动技艺等为蓝本,开设幸福豆花、幸福腰鼓、幸福小鲁班、幸福竹编等30余项劳动体验课程。

  “近年来,学校还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加强家校社合作等方式,不断拓展劳动教育空间。”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正致力于建设校外劳动基地并成功申报市级规划课题《校社协同视角下劳动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在学校多元路径育人模式下,凤凰实验学校成为老百姓口中“环境好、师资好、课程好、质量好”的“四好”学校,向着现代化高质量学校迈进。

  陈明鑫 覃燕 图片由凤凰实验学校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