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届中国·重庆奉节国际橙博会暨2020年度奉节脐橙开园节现场 |
12月14日-16日,2020第四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在奉节举行。
3天时间里,一台用诗词歌赋串起的晚会、两场绿色产业主题论坛唱响了“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核心品牌……
如此安排的背后,体现了奉节县委、县政府的用意: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破题绿色发展。
一台晚会展现诗词魅力
“城是一首诗,诗是一座城。水绕山边走,人在画中行。”12月14日晚,2020第四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暨绿色发展·消费扶贫大会在诗城奉节开幕。
精彩的歌舞、杂技、情景表演让观众们沿着历史长河,追溯夔州长达2000多年的诗词源头,感受“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的独特魅力。
这台晚会的编排上将奉节以诗歌为媒,促进绿色发展的思路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奉节县委书记杨树海在致辞中,先历数奉节的诗词歌赋底蕴,再讲述奉节农业主打产业脐橙的历史与现状,最后归结到奉节打造“美丽经济”,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为这一届诗歌节定下了基调。
其次,晚会分为“天工韵诗、造物韵蜜、时光韵流、巅峰新唱”四大篇章,分别对应和表达奉节悠久的诗歌文化、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以及奉节人民对未来的期许。
第三,晚会登台者有诗词界大咖、歌坛明星、电影主创,还有网络主播,其身份也体现着诗文旅商互相促进的主题。
不难看出,这台晚会不仅要展现诗词魅力,更是奉节畅想未来,破题绿色发展的“宣言”。
两场绿色产业发展论坛指向产业重心
12月15日,一年一度的脐橙开园节如期举行,奉节县邀请了相关企业、专家学者参加开园节上的脐橙产业论坛。
奉节脐橙闻名遐迩,一棵脐橙树上演了从带动30万人到致富30万人的传奇故事。但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下,脐橙全产业链的完善、脐橙信息技术的突破甚至脐橙种植的智能化都是奉节亟待解决的课题。
这从与会专家的演讲中可见一斑。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屈洪春以《跨越农学与信息的鸿沟》为题,讲述了数字农业落地的若干瓶颈问题,“奉节脐橙应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感知系统、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地面多模传感器网络等数字化建设网络,以此逐鹿数字农业”。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研究员彭良志介绍了柑桔产业形势与部分新品种,并对奉节脐橙的品种优化给出了建议。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耿献辉则表示,从长远来看,奉节脐橙的发展应把握好“优质、节本、增效、融合”四大关键词。
眼镜产业也是如此。专家、协会、企业齐聚一堂,讨论奉节发展眼镜产业的优势,并给出相关建议。
脐橙与眼镜,一个是装点长江两岸的绿色种植业,一个是立足“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生态工业,体现出奉节县在农业和工业上的着力点;一个传统,一个现代,显示出奉节绿色发展的一脉相承。
唱响“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核心品牌
对奉节而言,诗歌节不仅仅是诗人、诗歌的盛会。
奉节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连续举办诗歌节,关键在于推动奉节从自然秀美、人文优美到发展壮美、社会和美,着力把生态、资源、区位和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发展的优势,倾力打造“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唱响“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核心品牌。
奉节曾是全国产煤“百强县”之一,弃煤启美后的奉节必然需要新的产业来接续发展。奉节县在大力发展脐橙、油橄榄、中药材“三带”经济的同时,紧紧围绕生态和人文两个宝贝,推动文化由渗透到升华、旅游由引导到主导,文化和旅游相互赋能和交互驱动,引领各行各业聚力。
正因如此,有了诗歌节,有了诗词“六进”活动,有了《归来三峡》、三峡原乡等奉节名片。奉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风电来了,光伏发电来了,全域旅游也初见成效……
一届诗歌节,折射出奉节的新发展理念。奉节诗歌文化正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持久的人文魅力,透射出磅礴的力量。
王琳琳 刘聪 图片由奉节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