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 德智体美劳齐播种 五彩童年奠基一生
第T07版:辉煌“十三五”渝跃新时代 重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观察报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渝中 德智体美劳齐播种 五彩童年奠基一生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渝中 德智体美劳齐播种 五彩童年奠基一生

    放飞童年梦想

    渝中区学生参加重庆市“城市少年宫”小发明活动荣获六金两银佳绩

    国青队主力队员杨立瑜回母校与师弟师妹球场互动

  巴蜀小学获得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特等奖,受到全国同行瞩目。人民小学从“育人”的高度理解与实施劳动教育,以“劳动+课程”为核心,立体化构建劳动教育新生态。人和街小学不仅把“教育信息化”落实在人和校园的方方面面,还利用技术带动教育扶智……

  近几年,人们被渝中教育的“好声音”一次次震撼。有广度的丰富课程,为孩子生命成长赋能;有特色的劳动教育,为孩子打好生命底色;有深度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为教育营造新动能;有厚度的德育实践,让生命多了无限可能。

  渝中区用“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小学教育新生态,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个孩童。

  有广度的丰富课程 为孩子生命成长赋能

  2018年12月,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首发布,巴蜀小学“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获得特等奖,成为该奖项设置以来全国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小学,实现了中西部地区大中小幼学校在该等级奖项上零的突破。

  基础教育的国家教学成果奖4年一届,特等奖代表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

  2019年6月23日,巴蜀小学教学成果中关于“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原文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巴蜀小学教学成果得到进一步肯定。

  巴蜀小学之所以能脱颖而出,离不开渝中区委、区政府长期不遗余力支持学校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倾斜、教师队伍建设、设备投入等各个方面帮助学校解除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近3年来,巴蜀小学围绕“学校名片,人人代言”,分别以“我愿”“我能”“我有”为各年度关键词,师生共创,持续深化物化教学成果,形成了“巴蜀公开课”、学科随堂课同步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动了育人方式改革,释放了办学活力。刚刚入选《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这是学校连续第四次获评教育部优秀案例。

  同时,巴蜀小学还遵循“让更多的师生分享成果”的思路,落实教育部的要求,通过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会议发布,受邀到全国各省市讲座、驻校指导,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等形式,持续做好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课程建设是学校改革的根本,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渝中区深入推进课改试点工作,各个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可圈可点。

  疫情期间,中华路小学在“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品牌基础上,探索“中华星”公民素养落地的力量,将学科课程学习与抗击疫情有机结合,构建了“抗疫攻坚小当家”的行动课程,为孩子上了一堂“人生大课”。

  对课程的持续探索,让渝中区的小学走上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以课程载体为每一个生命蓄力赋能。

  有特色的劳动教育 为孩子打好生命底色

  新时代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如何科学建构劳动教育的实施?

  日前,首届中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峰会在重庆市人民小学开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教育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校长、代表、教育界人士齐聚渝中,多维度共议新时代劳动教育重要议题。

  此次峰会现场,人民小学设置了“劳动教育现场成果展”,就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丰硕成果面向与会嘉宾进行展示,得到高度好评。曹志祥说:“重庆市人民小学沿袭老一辈革命家创立的优良劳动教育传统,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在树立劳动目标、开发劳动课程、组织劳动实践活动、建立劳动考核评价等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人民小学有一个非常光荣的传统,在校训里提出了一定要培养孩子爱劳动,学校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校长杨浪浪说,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和举办地,人民小学深耕“以劳育人”75年,一直从“育人”的高度去理解与实施劳动教育。

  据了解,人民小学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新时代、新技术,以“劳动+课程”为核心,实施“劳动+活动”“劳动+社会服务”以及“劳动+智能”,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的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体现出一所名校的责任和担当。

  让新时代劳动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渝中区不少学校还有好经验。

  有的小学探究科技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开设《3维创新设计》《机器人》《无人机操控》等科技劳动课程,开展“科技劳动改变生活”系列活动。有的小学利用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渝中区小学校园里落地生根、焕发生机。

  有深度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为教育营造新动能

  “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画圆呢?”

  “老师请中益乡小学四组一号的男孩子回答一下。”在人和街小学课堂上,特级教师郭莉通过屏幕,请远在石柱县中益乡小学课堂的孩子回答问题。“我是用圆规画的。”中益乡小学课堂上,孩子应声站起来回答。屏幕上,镜头智能切换到孩子的特写画面。

  这是重庆市首次开展5G双师课堂,人和街小学也是全市第一所建起5G双师课堂设备的学校,通过这样的一堂课,让大家深切体会到了5G所带来的快捷便利,感受到了5G双师课堂带来的教育交流变革。

  不仅如此,人和街小学还把双师课堂推进到了巫溪红池坝小学,给他们建立5G课堂,设备建好后可投入使用。人和街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把5G双师课堂推广到更多地方,惠利更多师生。

  作为重庆市首批示范学校,“教育信息化”早已落实在人和校园的方方面面,利用技术带动教育扶智与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正在悄然进行。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专家相聚天地人和街小学,大家共论构建智慧校园新范式,提出了不少智慧校园的创新与实践的好方法。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智慧教育工作提供了精准“定位仪”,勾画了发展“施工图”。近年来,渝中区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目标,主动构建数字校园新范式,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进渝中区学校的各个层面。

  枣子岚垭小学是渝中区很普通的一所小学校,但在这里,大数据精准教研系统已经得到很好运用,解决了学生无法接触多媒体移动学习终端的问题,利用定制试卷,完成学生测评大数据的采集,为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和教学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用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快速发展,渝中区的各个小学校正在快马加鞭。

  链接>>>

  科技体艺全国闻名

  2018年,全国创新创业峰会暨重庆市首届“青创嘉年华”,大坪小学被团市委推荐代表我市小学参展。2019年,大坪小学被评为重庆市义务教育科技特色学校;同年,获评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这些点点滴滴,串联着大坪小学“立志立新”办学理念的教育实践——志美科技特色。

  原来,早自2002年,学校就探路科技教育。2016年以来,先后立项国家级课题《创客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践探究》,建立“人人参与”的教育机制,构建“志新课程”校本课程体系,打造有创造品质的科技特色学校。近10年参与科技小发明创意作品设计达2万人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实用新型小发明作品446个,获得国家小发明专利183项,学校成为为数不多的“重庆市知识产权教育示范校”。

  有人爱好科技,有人擅长体育。在渝中区,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

  不久前,大田湾小学与恒大足球学校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共同建设足球青训中心,助力足球青训强基工程,培养更多优秀的足球苗子。

  “体育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强健的身体,还能塑造坚毅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大田湾小学负责人表示,大田湾小学是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自1979年建队以来向国家、省、市体校、体工队输送了400多名足球运动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如果说科技激发创造,足球彰显活力,那么艺术则熏陶素养。邹容小学的孩子们吹着小小的葫芦丝走出校门,走向全国。2015年,学校葫芦丝乐团获得重庆市中小学生课堂器乐展示活动一等奖。2017年,乐团到北京参加全国葫芦丝巴乌北京展演夺得金奖。2018年,学校以葫芦丝教育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各有所长、各展其美、各享其乐、各有所获,在渝中区读书的孩子幸福而快乐。

  立德树人落地有声

  “这些娃娃很有礼貌,很能干!讲解得真不错。”外地游客听了曾家岩小学“明诚红领巾志愿解说员”讲解后,不住地称赞。

  其实,在周公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成列馆、桂园、特园、中国三峡博物馆、曾家岩书院里,都有该校学生的身影。

  曾家岩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校园,学校牢牢承接曾家岩的百年“明诚”精神,在学校本有的、特有的“明诚红领巾课程”体系下打造了“明诚红领巾,劳动最光荣”德育课程特色活动。学生们开展劳动技能秀,练习学校独创的“少年功夫操”,参与学校文明礼仪监督、秩序引导、纪律维护等事务,走进户外去劳作……切切实实拥有做人的道德品质和劳动品德。

  与曾家岩小学的孩子一样,马家堡小学的孩子们也在德育的熏陶下幸福、自主成长着。

  马家堡小学围绕幸福德育品牌,坚信“小事情”成就“大德育”,学校坚持在“小事”上求精、求细、求实。

  学校组织“七彩阳光·幸福童年”的校园艺术节和校园美食节两大常规大型节庆活动,开辟“创新”“创造”“创优”三大特色板块,开设“七彩阳光”电视台节目、“七色光”广播站、稚趣园、特色校园文化四大特色品牌阵地,培养“五心五会”的时代好少年。

  童年是人生成长的启蒙阶段,关系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渝中区小学校以自身的独特实践,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坚实基石。

  姚兰 何霜 胡忠英 图片由渝中区教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