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 让困难群众住房安全保障无遗漏、无死角北碚区两江名居第一小学 用艺术滋养孩子美好童年
第018版:筑“暖心家” 圆“安居梦”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住房安全保障
上一版 下一版 
巫溪 让困难群众住房安全保障无遗漏、无死角
北碚区两江名居第一小学 用艺术滋养孩子美好童年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碚 教育优先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以美启智 以美育人
北碚区两江名居第一小学 用艺术滋养孩子美好童年

    学校合唱社团训练

  “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为回应这一重要命题,我市出台多项举措推动学校美育工作,北碚区也从经费保障、课程体系、联盟建设、师资队伍、活动形式5个方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提升美育质量。

  在此背景下,北碚区两江名居第一小学在“用爱成就梦想”办学理念引领下,打造以感恩、阅读、科学、生命、艺术、乡土为主题的“爱心”课程体系,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充分挖掘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滋养孩子美好童年时光,大力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养成学生能够辨别与认识美,并且善于发现与创造美的良好审美素养,也是迈向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钟兴福如是说。

  深挖美学力量

  课程保障 艺术教育入脑入心

  在两江名居第一小学,有一对热爱创作超轻黏土画的双胞胎小达人——杨艾佳和杨艾青。这对小姐妹在学校开展的超轻黏土画社团活动中,展现出了出色的艺术创作天分。她们创作的超轻黏土画《小花旦》《母鸡》分别获得“戏曲进校园”第二届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美术类小学组一等奖和北碚区2018年中小学手工比赛小学组二等奖,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创意美术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传统的创意美术缺乏了一些空间感和立体感,如何发展儿童的立体感,增进儿童空间想象力?这时候引导孩子进行黏土创作就不失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两江名居第一小学吴敏老师说,超轻黏土画是从粘贴画衍生而来,使用超轻彩泥作为原材料,这种材料不易裂开,无需烧制,完全干透不会变形,更易保存;色彩鲜艳,无毒无味,更是适合儿童创作。以泥塑和创意美术画相结合,既有传统创意美术的创造性,又能使画面具有立体感。

  针对学生们创作出的大量黏土画作品,学校专门开辟校园展区,还选送部分优秀作品至中山路小学美育教育集团进行展出。

  “制作超轻黏土画对培养学生技能技巧,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吴敏老师介绍。为了让超轻黏土这一新型材料艺术在艺术教育中大放异彩,激发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与创作热情,教师们集体探索、发掘出了多种多样的黏土画教学方法,使其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这是学校教师团队深挖美学力量,力促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索引。

  课堂是艺术教育的根本,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开设丰富多样的校本特色课程,学校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坚持上好每一节课,是开展学校艺术工作的基本要求,学校明确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任何学科不得挤占音乐、美术课。要求艺术教师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每周固定开展小组教研,每月一次大教研,每学期开展转转课、研究课,探索学科融合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同时将艺术教师教学工作完成质量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之中。多措并举,确保艺术教育不流于形式,让艺术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让师生在生活中切实体现艺术教育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注入艺术能量

  向阳向美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四季的问候》婉转动听,用春的节拍宣告它的来临;《踏雪寻梅》轻快活泼,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子们扎实的演唱功底;还有风趣的《晒谷场》、经典的《半个月亮爬上来》……

  近年来,两江名居第一小学“梦之韵”合唱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演出。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可爱的笑脸和极强的音乐感染力为学校带回了众多奖项与荣誉,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艺术教育行之有效、实践成果丰硕优异。

  文以载道,艺以赋质。为满足学生兴趣,培育特长,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立合唱、古筝、舞蹈、黏土画、书法等社团,极大地丰富了学校艺体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学校艺术活动氛围。

  不仅如此,各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此,担任合唱团训练的陈敏老师深有感触,“合唱作为一种多声部的艺术,所包含的音乐、素质和社会功能,可以让学生们在合理的合唱训练中,提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陈敏介绍,如今的合唱队队长粱智宸是一个充满活力,乐于与人分享、帮助别人的阳光男孩,而初入合唱队时的他却畏手畏脚、害羞胆怯。粱智宸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长与改变,离不开在合唱队中培养出的对歌唱艺术的热爱,以及群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艺术能量的注入,让美好在两江名居第一小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悄然发生。在钟兴福校长看来,“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有着其它教育方式所没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式下,两江名居第一小学将继续坚持“全面+特长”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将德、智、体、美、劳有机地统一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全面实施艺术教育,使学生人人接受艺术教育,个个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

  链接>>>

  强师筑基为“以美育人”保驾护航

  “全面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素质、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这对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尤为重要。”钟兴福介绍说。

  学校按课程开设要求,配备了专职音乐8名、美术教师5名。其中,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名,占7%,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3名,占23%,中小学二级教师职称9名,占69%;本科学历13名,占100%;区级骨干教师3名,校级骨干教师1名。学校一贯重视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力度,陆续建设音乐功能室6间、美术功能室6间,舞蹈室2间。音乐教室有民乐室、创作室等,同时为音乐室、舞蹈室配备了钢琴、音响、投影、电脑、打击乐器等设施设备,美术室配备了电脑,投影、画架、实物模型等设备,保障了艺术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与此同时,学校特别重视教师的学习成长。每学期为教师订购专业书籍,鼓励教师们多读书、读好书。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了教学、师德师傅,确保青年教师在品德、专业两方面均衡成长。学校艺术教师在广泛深入开展学校艺术活动的同时,也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丝毫不放松。青年音乐教师们积极参与北碚区“碚感动听”青年合唱团培训、中小学音乐全息育人课例研究、戏曲、舞蹈等培训;美术老师踊跃参加美术学科教师阅读素养提升分享、美术青年教师助力培训等区内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学习,老师们不断丰盈自身艺术素养,收获教育教学实践方法,为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珣 图片由两江名居第一小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