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实施81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周公馆明起闭馆“保养”半年法律如何保护“少年的你”“嫦五”开启“挖土”模式“党建带关建双建双促”经验获全国推广重医团队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期刊用心为孩子们播撒“法治的种子”研发采煤新技术为矿山安全生产提质增效行车调度员赛项决赛在渝举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第009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已实施81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周公馆明起闭馆“保养”半年
法律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嫦五”开启“挖土”模式
“党建带关建双建双促”经验获全国推广
重医团队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期刊
用心为孩子们播撒“法治的种子”
研发采煤新技术为矿山安全生产提质增效
行车调度员赛项决赛在渝举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眸“十三五”

我市已实施81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服务标准达到国家规划要求

  本报讯 (记者 申晓佳 实习生 张凌漪)12月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目前国家《“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的8个领域81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在我市均已全面实施,服务标准已达到国家规划要求,部分项目在服务覆盖人群上超过规划确定标准。

  这8个领域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劳动就业创业、基本社会保险、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以基本社会服务为例,针对老有所养,“十三五”时期,我市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目前,全市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比例提高到90%,各类养老机构达到1427家,养老床位达22万张,我市养老产业营商环境评价指数升至全国第二位。

  近年来,我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在鼓励外国投资者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基础上,鼓励外国投资者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同时,我市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多种方式,支持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2020年,我市新增的116家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均由社会养老机构运营,每个中心月均服务超过5000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我市还开展了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围绕“政府支持、社会运营、合理定价”,由地方政府提供融资、财税等“政策支持包”,企业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包”,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重庆“十三五”时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效

  1 基本公共教育

  五年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年均增幅近1%。截至2019年底,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1%,乡镇公办中心园覆盖率达到93.7%。全市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比达到97.8%。

  2 基本劳动就业创业

  “十三五”时期,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0万人,帮扶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73.3万人。

  3 基本社会保险

  “十三五”时期,城乡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累计签发电子社保卡622万余张。连续16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4 基本医疗卫生

  公共卫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建成国家健康促进区县6个,国家卫生区县12个。在全国率先建设陆、水、空立体医学救援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响应率100%。

  5 基本社会服务

  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十三五”时期共实施临时救助93.54万人次,累计支出临时救助金23.77亿元。

  6 基本住房保障

  累计完成建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农村危房改造19.02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56万户。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已实现动态清零。

  7 基本公共文化体育

  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图书馆文化馆达国家等级馆率为100%、95.12%。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上升到47.65%,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数达到2507万人。

  8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建立并实施了覆盖全市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市享受补贴残疾人50.8万人,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4亿元。

  资料来源:市发改委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