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趟列车的“双循环”“新人行道”彰显城市人本价值“川渝通办”为服务两地发展带来加速度荧屏清晰度见证幸福指数犬只管理不妨多些人情味为“新蓝领”评职称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提升“重庆医美”知名度必须要强化公益性
第017版:评论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读懂一趟列车的“双循环”
“新人行道”彰显城市人本价值
“川渝通办”为服务两地发展带来加速度
荧屏清晰度见证幸福指数
犬只管理不妨多些人情味
为“新蓝领”评职称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
提升“重庆医美”知名度必须要强化公益性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评论员观察

“新人行道”彰显城市人本价值

刘江

  中心城区人行道完善提升,是重庆市今年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截至目前,已完成人行道示范道建设240.2公里,占总任务的70%。江北区北滨漫行步道、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人行道等“新人行道”带来的变化,受到市民的普遍好评。

  人行道是市民生活、出行、游憩的重要载体。然而,汽车时代的到来,导致机动车道越来越宽,停车位越来越多,非机动车道特别是人行道被挤占得越来越严重。部分人行道走不通、不安全、不舒适的问题,给市民出行带来困扰。一条好的街道,不能只关注车道。打造更多安全、绿色、有活力的人行道,是各界长期以来的呼声,也是市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人行道好不好走,看似是个小问题,若处理不好,就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造成意外事故。为此,重庆积极回应市民期盼,通过整治人行道设施、优化人行道空间、加强人行道管理,让人行道更加畅通、安全、舒适、美观,城市公共空间得到平等共享,更好满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有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一个城市的慢行系统是否完善,步行环境是否安全、便捷、舒适,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体验和观感,反映着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宜居程度。提升后的“新人行道”,完善了城市的慢行系统,改善了市民的慢行环境,将有效增强居民的绿色出行意愿,让人与环境的互动更加频繁,更多市民得以畅享城市山水人文之美。从这个角度看,完善提升人行道,是从小切口撬动城市品质的逐步提升。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美好的城市,一定是把“人”作为重要尺度的城市。完善提升人行道,正是按照“人”的需要,把空间还给“人”。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瞄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紧盯每一处细节,下足绣花功夫,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补足短板、提升品质,才能为市民创造更多高品质生活。在畅通城市交通主动脉的同时,保留一些人慢行的权利,正是为了满足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展现出城市的温度和人文关怀,在巧妙平衡矛盾的过程中,顺应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最好的街道既是令人欢欣的,又是实际可用的。它们充满趣味,并且向所有的人开放。它们包容陌生人的相逢,也包容着熟人间的偶遇。”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增加更多高品质人行道供给,丰富慢行系统“毛细血管”,不断优化出行环境,才能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