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开州出席2020第二届三峡道地中药材交易博览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表示,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医疗资源,在14亿人口的卫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振兴中医药,关键在于守正、创新和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这与中医药整体观、辨证论治的传统思维密不可分。”仝小林认为,在新冠肺炎治疗上,西医与中医有两条不同的思维方式,一个是“灭种”,直接杀死病毒;另一个是“调态”,通过调整机体状态,提高免疫功能,间接杀死病毒。
仝小林表示,目前全世界都没有针对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效药,很难直接杀死病毒。而“调态”是中医之长,能够在第一时间判断出疫病的性质,是温疫还是寒疫,是湿瘟还是寒湿疫,从而迅速制定出诊疗方案,使病人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救治。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和西医配合得很好,各自发挥优势,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成果,是在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上,中西医结合的一次成功实践。
仝小林认为,当今社会正面临着老年病、慢性病、代谢性疾病、心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以及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等诸多挑战,中医药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振兴中医药,关键在于守正、创新和发展。守正,就是继承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传统,继续发挥“调态”的优势,特别是对老年病、慢性复杂性、疑难疾病,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创新就是要结合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解决“打靶”问题。
仝小林表示,要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使中医药真正成为保护中华民族健康的有力武器,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
三峡库区是我国中药材资源的宝库,是我国黄连、木香、党参、玄胡、天麻、贝母、独活等中药材的重要产地和优势产区,素有“天然药库”和“中草药王国”之称。
仝小林表示,三峡库区应发挥自身特色,强化发展战略,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构建“以文促医、以医带药、以药兴商”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中医药大健康、大文化、大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