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脱贫攻坚“收官大决战” 努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一切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政务简报警惕“智能智造”误区智博会,智能时代的行业擂台支持100家以上民企提升劳动保护条件以山水为墨 绘生态画卷西部陆海新通道跑出“加速度”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打好脱贫攻坚“收官大决战” 努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一切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
政务简报
警惕“智能智造”误区
智博会,智能时代的行业擂台
支持100家以上民企提升劳动保护条件
以山水为墨 绘生态画卷
西部陆海新通道跑出“加速度”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山水为墨 绘生态画卷

  (上接1版)

  与此同时,双桂湖保留自然岸线,保护周边林盘群落;保留湖泊水陆交替空间带、山地自然地貌,使田园风光再现;保护野生动植物,划定生态保育区,建立无人区;保留原生态,坚持自然修复,还原自然生态净土。

  通过治理,双桂湖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湿地面积190.76公顷,水质由Ⅳ类达到Ⅲ类标准,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园内有高等维管植物623种、脊椎动物207种(其中鸟类150种),阔别重庆39年的灰雁等珍稀濒危物种又来到梁平越冬栖息。

  打造城市湿地连绵体

  今年,位于梁平城区的张星桥河工业园区滨河小微湿地群落建成。该湿地群落在竹海大道与小沙河汇合处,河岸两侧打造了小微湿地、泡泡湿地等湿地景观,河底清淤后种植了沉水、挺水、浮水等水生植物,打造了叠水、廊桥、水榭、楼台等亲水设施。

  此外,梁平区还在双桂湖溢洪道口至竹海大道段及原鱼种场、小沙河部分河段以及周边部分稻田分别实施了张星桥河河流小微湿地群落、文峰塔乡村小微湿地群落的建设,修复治理生态、打造湿地景观、开展湿地保护宣教。

  2018年,梁平区率先提出城市湿地连绵体概念,按照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的湿地建设思路,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将涵养林、溪流湿地、立体山坪塘与双桂湖湿地、双桂湖周边的若干河流、小微湿地进行生态连接,初步形成一个空间连续、结构基本完整、功能逐渐完善的有机湿地网络,聚力建设中国首个城市湿地连绵体。

  “雨季不涝,旱季不枯,城市水文实现良性循环。”梁平区相关负责人称,城市湿地连绵体示范项目的建设,维护了区域生态安全,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同时,生态旅游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增收,有效带动了当地竹、柚、桂等产业的发展。梁平区以生态为笔、山水为墨,一手写意湿地之美,一手创造高品质生活。

  建设乡村小微湿地群

  今年国庆节前后,“夜竹海·潮生活”乡村音乐会在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火热举行。在这里,除了欣赏音乐会、游竹海、睡民宿,游客还可以漫步猎神村梦溪恬园梯田小微湿地群。

  整个竹山小微湿地群有150亩,通过对竹山场镇尾水提升湿地公园和猎神村梦溪恬园梯田小微湿地群增加生态补水、梳理补植水生植物、清理外来物种,以及对猎神湖上游尾岸3.4亩裸土进行地形整理,有效恢复了区域生态。

  梁平区全面实施“乡村小微湿地+”战略,将乡村小微湿地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乡村小微湿地多点呈现,成为美丽乡村的新景观。

  在龙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试点中,梁平区探索“小微湿地+环境治理”,大力实施场镇、农村居民点尾水提升小微湿地公园建设,将“市民休闲、田园保护、尾水净化、水质提升”有机融合,打造各具风格的生态特色小镇。

  推窗见湿,处处见湿。现在,梁平以乡村小微湿地为主体的库塘、山坪塘、溪河、稻田等相互串联,绘就了一幅“山水林田湖草城,梁平生命共同体”的湿地生态画卷。目前全区湿地率达到10.5%,湿地保护率达51%。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