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11人获评第七届振兴中国畜牧贡献奖历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回顾专家观点荣昌 多措并举下好人才“先手棋”  打造川渝畜牧产业重要增长极
第010版:区县观察·荣昌
上一版 下一版 
走出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11人获评第七届振兴中国畜牧贡献奖
历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回顾
专家观点
荣昌 多措并举下好人才“先手棋” 打造川渝畜牧产业重要增长极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观点

  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贺铿

  “双循环”关系到再生产全过程。在生产环节,一定要做到资金链、产业链、供应链以国内为主,才能够主动;在分配环节,要调整收入分配的结构,才能使我们的内需更加活跃,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强;在流通环节,必须要更加节约成本,采用现代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一种流通形式;消费这个环节,必须把我们产品的质量提高,让消费者放心,不要吃的东西感觉有毒、用的东西有问题,放心的使用,放心的购买,才能够使内循环更加好。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原巡视员申茂向

  农业发展的主题,始终是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科学和技术就是为农业发展主题提供支撑。我认为,第一步,解决基本需求;第二步,生态与安全正在进行;第三步,质量与效率是未来主攻的方向。这是农业一个永恒的主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

  畜牧业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力发展畜牧业,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国家畜牧科技城的建设,也必须以创新来推动,同时也将引领中国畜牧业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

  中国是个养猪大国,生猪的消费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古时候说“无豕不成家”,家里不养猪就不成为一个家。一直到现在,猪和粮食都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荣昌过去就有很好的养猪基础,打造为以猪为重点的国家畜牧科技城是国家发展的需求,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宁一

  荣昌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畜牧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的引进培养是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光靠企业来吸引人才,是不太可能的,需要政府出政策、提供好的软环境。比如说,对企业引进的核心技术人才,政府可在企业的基础上再补贴,使他们的收入高于原来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收入水平。另外,再解决好住房、子女读书的问题,就会有很大的吸引力。政府也可以组织本地的高中生到全国各地的高校进行定向培育。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

  未来我国养殖业和疫病防控的趋势策略,应该是走生物防控,就是生物疫苗免疫预防,加上生物治疗和生物小分子,就是打生物防控、生物治疗、科学管理、限抗养殖这个“组合拳”,最后达到少打针、少用药,环境友好,优质美味,绿色健康养殖的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建忠

  养殖业发展趋势,正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发展,从最先要保证数量、质量提高、注重安全,到现在既要注重产品质量安全,也要注重增效,这就要求养殖业需要从家庭养殖过渡到规模养殖、智慧养殖。

  我对行业发展有几个建议:一是规模化不能越大越好,要适度规模化,发展智慧养殖;二是集团化、全产业链布局;三是注重生物安全,提倡减抗,不倡导无抗养殖;四是创制新型动物专用抗菌药物和新的给药系统;五是要大力研发“减抗”技术和抗生素替代产品,特别是抗生素促生长激替代产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

  营养物质是畜禽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发育和成熟以及免疫分子合成的物质基础。营养成分及变化,影响免疫系统发育及功能的发挥,改变免疫力和抵抗力。营养物质对免疫力有调节作用,可影响机体抗感染、抗应激的能力。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机能下降,易发生传染病,易受应激,出现生长受阻。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斌

  粮食安全当前主要体现在饲料粮安全,饲料粮中的蛋白缺口问题尤其突出。以酶工程技术为核心的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通过提高饲料粮利用率、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可缓解人畜争粮的问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陈宏

  一个好的品种可以带动一个产业。比如说荷斯坦奶牛,产奶量高,所以全世界都来养这个荷斯坦牛,全世界90%以上的牛都来自于荷斯坦。西门塔尔牛,奥地利90%都是这个品种。日本和牛,由于它的肉质好,带动了整个肉牛产业。家畜品种要改良要育种有三大要素:第一个要有种质资源,第二是遗传理论,第三是育种技术。

  四川铁骑力士集团总裁冯光德

  农业扶贫,产品创新是关键。如果不能把山区里生态环境好的地方生产的优质产品卖出优质的价格,价格得不到增值,就得不到快速的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