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杭州市原市委书记、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在“2020韧性城市·第三届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疫情防控时期,要避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出现一般化、碎片化、同质化问题,就要围绕“公园城市”的最新要求,以新的理念、新的手法、新的模式,实现从城市的公园向公园的城市、从社区的公园向公园的社区、从单位的公园向公园的单位三个跨越。
王国平介绍,公园城市是公园化的城市,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标准公园化,按照公园标准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空间,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全方位开放,要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公共产品”,构建尺度宜人、开放相容、邻里和谐的开放空间,提高城市活力和品质,增加民众互动交流的机会。
在王国平看来,公园城市是花园城市的继承和发展。与花园城市相比,公园城市除了注重优美的生态环境外,更强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效益的统一。
“公园社区是公园化的社区,是公园城市的基础和细胞。公园单位则是公园化的单位,是公园社区的基础和细胞。”王国平说,要实现实现公园社区和公园单位的有机更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文化为要、系统综合、品质至上、集约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系统推进空间形态、街道建筑、自然人文景观、道路、河道、产业、管理的有机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水平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
(文/记者 廖雪梅 杨永芹 图/首席记者 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