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培育重庆三峡库区生态产业群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区县融媒体发展之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三个维度
第009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培育重庆三峡库区生态产业群
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区县融媒体发展之路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三个维度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透析

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培育重庆三峡库区生态产业群

赵骅 钮新强 李志国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和科学决策。三峡工程是新中国的伟大工程,三峡库区是全国人民的生态库区,推进重庆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意义。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培育重庆三峡库区生态产业群,是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的政治责任,也是破解重庆三峡库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关键。

  培育重庆三峡库区生态产业群是践行“两山论”的必然要求。一是高质量发展对重庆三峡库区具有特殊重要作用。重庆境内长江流程679公里,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峡库区是影响长江母亲河、三峡库区水资源安全的主要生态区,重庆段水容量300亿立方米、占库区总容量的76.3%,是我国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通过推动重庆三峡库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的必然要求。二是“两山论”为重庆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阐释了“绿水青山”自然财富和生态财富与“金山银山”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三峡库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指出了发展优势、又明确了发展路径。三是培育生态产业群是践行“两山论”的主要突破口。重庆三峡库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等原因,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主张在每一时点以给定的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求解最优的生产函数,来选择所要发展的产业和所要采用的技术。生态是重庆三峡库区最大的禀赋。因此,培育生态产业群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重庆三峡库区生态产业群培育创造重大机遇。一是新发展格局为生态产业群培育带来战略机遇。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新经济争相迸发,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我们党在全球化遭遇波折、疫情在全球蔓延等前所未有的挑战情况下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为重庆三峡库区在危机中育新机、培育生态产业群服务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二是新发展格局为生态产业群培育带来市场机遇。国内市场需求规模的持续扩张与需求层次的提升进一步强化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发展优势。伴随着我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康养经济”“银发经济”“餐桌经济”等新增长点激活新消费潜力。近年来以东南亚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展现出强劲增长的势头,中新(重庆)示范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拉动了生态产品国际需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三峡库区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化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市场机遇。三是新发展格局为生态产业群培育带来政策机遇。深挖内需潜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需要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下一步的政策导向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医疗、教育、住房等保障性投入,优化分配制度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在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进程中,重庆三峡库区作为重要的发展纵深区域和独特的生态产品供给地将迎来重要的政策机遇。

  发挥生态优势提升重庆三峡库区生态产业群价值链竞争优势。一要挖掘资源优势培育三峡库区生态产业群产业链。充分挖掘重庆三峡库区的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山水画廊、千年美景等独特自然风貌资源和白帝城、鬼城、诗城等多彩人文资源,打好重庆旅游升级版的“三峡”牌,培育重庆三峡库区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充分挖掘三峡库区立体气候孕育的“小特优鲜”优质山地农产品资源,培育柑橘、榨菜、四季特色经果、生态畜牧、道地中药材、生态茶叶等一批数百亿级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产品供给区和地标产品集聚区。二要发挥区位优势夯实三峡库区生态产业群供应链。重庆三峡库区在重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对外开放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长江黄金水道、航空、铁路、高速等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完善。万州新田港辐射川东北、渝东北、陕南、鄂西等区域,五桥机场升级为干线机场,巫山机场、武隆仙女山机场、城口机场等旅游支线机场稳步推进,在建中的郑渝高铁、渝西高铁贯穿库区,高速公路路网进一步加密。充分发挥便捷的铁公水空综合交通体系优势,进一步强化互联互通,降低物流成本,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他城市以及陕南、鄂西等区域在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夯实生态产业群供应链。三要塑造品牌优势提升三峡库区生态产业群价值链。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品牌一方面引领消费创造新需求,另一方面促进提升产品品质和全要素生产率。在“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全面渗透的发展趋势下,从品牌定位理论和品牌叙事理论出发,充分发挥三峡库区地域性强的特征找准品牌定位,发挥品牌叙事具有连续、传奇、曲折、冲突的特征讲好“三峡故事”,塑造三峡库区生态产业群品牌,占领消费者心智,从而实现价值链升级。

  (作者赵骅系重庆大学承担的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重庆三峡库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研究》负责人。本文由中国工程院钮新强院士指导,项目主研人重庆工商大学李志国副教授执笔)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