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4.38%社区食堂让老人吃得舒心重庆交通重点工程加速推进瀑布美景1001.7万人次10名“最美高校辅导员”今晚亮相重庆卫视重庆各大商圈优惠多人气旺环比增长24%
第001版:要闻
 下一版 
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4.38%
社区食堂让老人吃得舒心
重庆交通重点工程加速推进
瀑布美景
1001.7万人次
10名“最美高校辅导员”今晚亮相重庆卫视
重庆各大商圈优惠多人气旺
环比增长24%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方便 美味 实惠
社区食堂让老人吃得舒心

本报记者 罗芸

    敖行富(右)正在点餐。记者 罗芸 摄\视觉重庆

  9月30日中午12点半,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林泉雅舍支路上,四五家餐馆已进入营业高峰时段。

  67岁的敖行富把三轮车停在人气最旺的童膳食堂门外,拄着拐杖来到门口,将“今日菜品”菜单默念了一遍,选好了要点的菜。

  “敖老师,我帮你把位子留好了的。”敖行富刚走进门,餐厅负责人苟言便热情相迎,并帮他找到一个空位。

  童膳食堂,是今年8月20日开门的社区食堂,由原来3个门面合并而成,主要为街道内的困难群众和老人提供套餐:一荤一素13元,两荤两素19元。对于像敖行富这样的低保户,每餐还可以获得由政府提供的10元用餐补贴。

  “有了政府补贴,自己一顿饭才花几块钱。”敖行富满足地说。他的餐盘里,盛着米饭和一份“旺实”的辣子肥肠。

  “我们都是每天凌晨去采购新鲜食材,一份套餐利润不足1元。”苟言说,好在食堂没有门面费,套餐售价基本与附近餐馆持平。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饶庆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做饭难的问题,街道和和睦社区将原来出租给超市的门面收回,改造成社区食堂,并委托有养老机构工作经验的苟言管理。在街道内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集中就餐的老人,还可享受免费送餐服务。

  在敖行富的旁边坐着周永泰和杨宏萍,三人都是和睦社区的老邻居,大家一坐下就闲聊起来。

  “这个米饭软,正合我的胃口。”69岁的周永泰挑起米饭说。

  “社区食堂开了,我就很少买菜做饭了。”65岁的杨宏萍接过话头,“现在我们几个老姊妹可以甩起手脚去逛磁器口、烈士墓,到了饭点就来‘报到’,方便得很!”

  “我第一回来的时候,还嫌这里味道不咸、不辣,当真是给老年人准备的。多来吃几回就习惯了,而且辣的吃得少,肠胃也好些了。”敖行富腿脚不利索,又是独居,虽然会做饭,但他每次拄着拐杖买菜、做饭,前后要用近两个小时。

  敖行富指指食堂后厨,里面两个厨师正在颠勺炒菜,“他们两个都是二级厨师,我这个‘江湖’厨师还是要甘拜下风。”

  以前为了省事,敖行富经常去杨公桥一家餐馆吃饭,一般每顿消费15元。十天前,他又去了这家餐馆,没有点餐,只为告别:“我在社区食堂吃得又好又实惠,以后来这里的机会就少了。”那家餐馆夫妻微笑着对他说:“这是好事,说明政府的关心是实打实的!”

  除了为老人和困难群众提供套餐外,目前童膳食堂还对外提供小炒,菜价也较附近餐馆略低。上周,敖行富帮了朋友忙,朋友要请他吃饭。他带着朋友径直来到社区食堂,点了两荤一素一汤,花了60元。

  “朋友说这里又干净、味道又好。我告诉他们,这里相当于是我家厨房。”敖行富笑着说。

  快吃完饭时,敖行富告诉记者,自己网购了一个电热饭盒。天气渐冷,他准备中午在这里吃完饭,再拎一盒回家,晚上在家也可以享受社区食堂美味又温暖的饭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