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全面小康重庆市档案馆新馆今起试运行物业小区在秋冬季节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减法”保持抚仙湖Ⅰ类水质养老保险缴15年和25年 退休金差别有多大江津 以课改实验区建设推进立德树人工程
第01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走向全面小康
重庆市档案馆新馆今起试运行
物业小区在秋冬季节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加减法”保持抚仙湖Ⅰ类水质
养老保险缴15年和25年 退休金差别有多大
江津 以课改实验区建设推进立德树人工程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津 以课改实验区建设推进立德树人工程
“新时代美好教育区域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启动

    江津课改实验区“新时代美好教育区域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开题会现场

  日前,江津区举行“新时代美好教育区域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开题会,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的专家们一致同意该课题开题,并对课题研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在江津区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共建课改实验区并取得初步成效的背景下,该课题的立项研究,标志着江津区迈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步伐,向着实现“人文江津·美好教育”发展愿景、打造区域教育高地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行。

  用3年时间展开“六大研究”构建区域特色

  “新时代美好教育区域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是江津区教委在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立项的区域统整课题,将为江津课改实验区建设打开新局面。

  “新”在何处?专家组认为:一方面,该课题紧扣住“美好教育”这一关键命题,科学定位其内涵、特质、育人目标,具有江津独特的精神标识,凸显出江津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该课题强调区域层面的立德树人实践,具备宏观性、战略性,构建起区域教育的完整架构。更重要的是,该课题始终立足于新时代,坚持文化引领,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也回应了国家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要求。

  据悉,该项课题开题后,江津将在为期3年的时间里,着力开展“美好学校文化体系、美好课程育人体系、美好课堂育人体系、美好教育评价体系、美好教师培育体系、美好教育治理体系”6个方面的研究,构建区域性教育文化特色和品牌,提高区域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随后举行的“美好教育课程建设”培训会上,江津区教委主任徐宁介绍,接下来将聚焦“课程执行力建设”,从转变观念、目标导向、科学评价、强化管理、政策激励5个方面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成就美好教育。

  首批“科学技术创新实践实验室”落地江津

  不久前,全国首批“科学技术实践创新实验室”项目落地江津,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随即组织开展“科学创新实践实验室”项目启动暨培训活动,致力通过专家培训、教学交流、定期研修、课程支持、测评研讨和成果凝练6个方面的指导与实践,发展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这正是江津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带动教育发展的缩影。

  共建课改实验区一年多以来,江津把课改实验区建设作为教育发展重要战略,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课程建设、教学改进、评价改革为核心,师资培育、机制创新为保障,提升教育实力,推动江津走在区域教育发展前沿。

  据悉,在课改实验区建设项目引领下,江津区有11项校本课程建设专项课题通过课程教材中心遴选;获批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课程5门;今年被遴选为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展开文化育人的积极探索与生动实践,学校文化建设全面开花,江津教育扶贫“全覆盖”“零拒绝”作为行业扶贫唯一典型入选2019年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面向全国推广……

  江津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时代美好教育区域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开启了课改新征程,江津将以锐意改革的精神、克难求进的态度、勇于追求的品格和敢于创新的勇气,推动课改实验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文秀月 刘进

  图片由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