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减时间”主要包括在办理建筑施工许可方面,推行环评、水保和入河排污口论证融合审批,实行“三评合一”,单个项目至少节省审批时间25-35个工作日;对于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建设单位,在签订告知承诺书后,可提前30天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工程规划许可证。在获得用水用电方面,进一步压缩企业获取“水电气”时限,低压小微企业接电总用时不超过8个工作日,较全市标准缩减时间为7天。
“减跑动”主要包括在开办企业方面,推广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电子发票,全面推行开办企业全程无纸化、“不见面”办理,以及提供“24小时自助办照”等改革,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减费用”主要包括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全域实行区域评估与项目评价联动,项目环评部分内容直接引用区域评估结论,预计每年可为建设单位节约前期监测费用500万元。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两个清单”改革,其中“豁免清单”中的建设项目不再办理环评及排污许可,“正面清单”中的建设项目可由编制报告书降级为编制报告表。水保豁免项目预计每年为企业累计节省前期支出600万元以上。
定制化服务解决高科技人才、企业落户后顾之忧
《行动计划》还在全国率先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所有手续不互为前置,实行并联审批,最大限度缩短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开工的审批时间;试行环评与排污许可并联审批等。通过前期试点,一些举措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了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重庆高新区还将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推动校地合作、重大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力争到2021年底前,培育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4家。推动落实“金凤凰”人才支持实施办法,加大对科技型人才的政策倾斜,确保形成产、学、研一体的闭环人才生态圈。针对高端人才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打造定制化服务,解决高科技人才、企业落户科学城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