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大地喜庆“中国农民丰收节”天道酬勤 共奔小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农民”
第009版:庆丰收 迎小康 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巴渝大地喜庆“中国农民丰收节”
天道酬勤 共奔小康
“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农民”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报时论

天道酬勤 共奔小康

朱光阳

  春耕秋收,天道酬勤。金灿灿的时节,从不辜负辛勤耕耘的汗水。当前正是秋粮收获的季节,祖国大地到处是丰收景象。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重庆各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共庆丰年,分享收获的喜悦。

  丰收是广大农民永恒的期盼。从寄托人民美好愿景的春节对联“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就可以窥出一二。小时候,丰收是年年有余的喜悦,是可以直接转换的幸福。因为每当丰收之年,大人们就会拿出一些稻谷换糖换布换些小玩意儿,一年里不仅不用挨饿受冻,还能尝一些甜味肉味。

  而今,丰收更是脱贫致富的信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题就是“庆丰收、迎小康”,可见丰收对于老乡增收至关重要,对于全面小康更是意义重大。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洪水、干旱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各地的丰收来之不易。如今,在好的政策下,粮价有保证,农民收入有保障,这份喜悦就更值得分享。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然而,当前粮食价格与物价的不同步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幸福感。考虑到经济效益,一些农民开始弃耕或转种其他经济作物,不少传统的粮食供需平衡地区,变成了粮食的主销区,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要想农业根基稳,农村发展底气足,就必须要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丰产更丰收。只有想方设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业销售收入,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