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身体刻苦学习,长大后成为最有担当的人”图片新闻开学第一天“光盘”成新风尚“无废城市·绿色生活”短视频大赛启动“开学第一课”听老一辈科学家的报国故事
第008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锻炼身体刻苦学习,长大后成为最有担当的人”
图片新闻
开学第一天“光盘”成新风尚
“无废城市·绿色生活”短视频大赛启动
“开学第一课”听老一辈科学家的报国故事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开学

“开学第一课”听老一辈科学家的报国故事

  本报讯 (记者 王丽)“外公曾告诉我:困难是成就达成的第一步,没有困难就没有成就。”9月1日,新学期伊始,重庆森林实验小学师生迎来一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地质学家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走进该校,与全校师生分享李四光科学报国的故事,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外公16岁在日本留学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孙中山送给他8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这8个字,他受用一生。”邹宗平介绍,为了这8个字,李四光由造船到采矿,再到研究地质,始终怀揣实业救国的梦想。尽管条件艰苦,李四光立志为新中国建设寻找地下资源,提出我国天然石油资源蕴藏量丰富的论断,为找油指明了方向;确定找铀思路,为我国自力更生发展原子能事业打下基础……

  活动现场,邹宗平还讲述了李四光去世后在其床头发现的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力量克服一切科学技术上的困难,去打开这个无比庞大的热库,让它为人民所利用。纸条中展现的李四光鞠躬尽瘁的奋斗奉献精神,令现场师生为之动容。

  在近1个小时的讲述中,邹宗平从李四光的求学之路、革命之路、地质事业建设之路等方面,深刻阐释李四光的爱国情怀和严谨的科学品格,并勉励学生“用创造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求人生的出路”。

  据了解,本次活动为“百馆千场万人‘红色记忆:抗战中的中国科学家’”宣讲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联合重庆科技馆共同举办。当天,“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黄纬禄之女黄道群也走进重庆大学,为师生讲述了黄纬禄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攻坚克难、研制导弹的故事。

  在此次宣讲活动中,中国科学技术馆还带来了中宣部、文旅部首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获奖故事《中国天眼的故事》,讲述了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天眼的奠基者南仁东耗时22年建造天眼的故事。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