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 稳投资成绩单亮眼涪陵 智能技术让榨菜更美味南川 帮扶停工企业重回正轨北滨路上的巨型城市阳台彭水 健康产业撑起百姓钱袋子荣昌 老旧小区迎来“返乡潮”石柱 改造坡坎崖 城市披“绿毯”北碚 试点低成本建出美丽乡村万盛 “柴票”见证人民解放军历史
第011版:区县头条
上一版 下一版 
铜梁 稳投资成绩单亮眼
涪陵 智能技术让榨菜更美味
南川 帮扶停工企业重回正轨
北滨路上的巨型城市阳台
彭水 健康产业撑起百姓钱袋子
荣昌 老旧小区迎来“返乡潮”
石柱 改造坡坎崖 城市披“绿毯”
北碚 试点低成本建出美丽乡村
万盛 “柴票”见证人民解放军历史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7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盛 “柴票”见证人民解放军历史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3年之际,万盛博物馆获捐革命文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新区借柴票”。

  “新区借柴票”长8.6厘米、宽5.4厘米,白底蓝字、繁体,票面周边是蓝色条形图案,正中左右有一束麦穗衬托的椭圆形图案。文字系仿宋字,自右向左排列,顶部印有小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直排的“新区借柴证”字样,编号为“0771619”(红色)。椭圆形麦穗图案的两侧是双勾“柴票”两个大字,正中图案套印“壹佰斤”3个阴刻小字,并加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地行政委员会之章”红色方形章,图章下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据收藏者万盛经开区离休干部孙龙英介绍,1949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所属西南服务团开始“小长征”,由南京向大西南进军。行军途中,部队需使用战地行政委员会印制发行的“借柴票”向当地老百姓借柴烧火做饭取暖等。

  “当时,我在二支队一大队一中队的军事联络组担任联络员,负责打前站、安排宿营和收容等任务。”孙龙英说,由于工作需要,他持有“柴票”。当年底到达重庆后,因行军结束,部队宣布“柴票”作废,他向部队首长表示喜欢“保存纪念品”,征得同意后留下几枚作纪念。经过70多年风雨,“柴票”仅存一枚。考虑再三,已经92岁高龄的孙龙英决定将这枚藏品捐赠给万盛博物馆。

  万盛博物馆馆长令狐克强表示,“柴票”见证了人民解放军秋毫不犯、纪律严明的历史,值得馆内好好珍藏。万盛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杨绮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