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成渝经济增长极的理论及实现路径数字技术让基层社会治理走上“智治之路”以“六桥同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012版:思想周刊
上一版   
打造成渝经济增长极的理论及实现路径
数字技术让基层社会治理走上“智治之路”
以“六桥同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7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观察

以“六桥同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谢兰 张永恒

  以活动说事,让居民“愿”参与,以“伙伴计划”金点子创投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就社区发展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营造“人人参与自治,共享治理成果”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这为推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六桥同治”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深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建设树立了标杆、提供了样板,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以“主心桥”工程统领,筑牢战斗堡垒。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党。为增强社区党组织对社区社会治理的组织领导,构建了“123+N”党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1”是指以社区党组织为一个核心,“2”是指构建社区、楼幢二级网格,“3”是指以“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幢党小组”为三级引领;“N”是指通过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党员、居民群众、辖区单位、社会组织、高校志愿者等N个力量形成“一张网”,实现网格服务力量全覆盖和最大化。同时,构建“四力四得四亮”标准,提高社区党员带头服务的意识。通过“相约党员,带头示范”等“五相约”共建服务活动,与多家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有效搭建起党组织、群众和相关单位的沟通桥梁,实现社区党员的模范带头看得见、服务群众站得出、关键时刻顶得上,带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实现“党员为主、社会参与、多元共治”新格局。此外,还通过抓好运行机制构建,切实提升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每周一课”互学制度、错时上下班值班制度和辖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等,更好地拓展和丰富了社区的家园联建资源。

  以“暖心桥”工程固本,深化源头治理。做好各项民生工作是搞好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实施“助民”行动,积极打造困难群众的“暖心家园”。开展以“助困、助医、助老、助残、助学、助乐”为主要内容的“六助”活动兜底社区困难群体。实施“便民”行动,积极打造服务群众的“贴心家园”。整合社区内商业网点的“半小时便民服务”网络,为居民提供购物餐饮、维修中介等24小时便民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举办端午包粽子、中秋打糍粑、厨艺大比拼、趣味运动会、登山寻宝活动等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以“连心桥”工程强基,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五事式”议事协商机制,将社区工作、居民自治活动向前延伸、向深拓展。以活动说事,让居民“愿”参与,以“伙伴计划”金点子创投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就社区发展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营造“人人参与自治,共享治理成果”的良好氛围。以分类理事,让居民“能”参与,首创“四色四事”工作法,建立居民反映问题的“微事、小事、大事、难事”台账分类化管理机制和“微事为蓝色”“小事为黄色”“大事为橙色”“难事为红色”的预警和解决机制。

  以“安心桥”工程织网,强化风险防范。风险防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要务。推行网格管理融合化,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建立“一长四员四组织”党建网格管理服务体系,让情况掌握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工作推动在网格、感情融合在网格,这一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得以彰显,积极助推筑牢基层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推行社区治理综合化,促进安全秩序持续向好。坚持“以房管人”,以楼栋单元为册,建立本辖区房屋情况登记台账,动态掌握房屋内居住人口的情况。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针对市场周边存在欺骗、迷信等治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改善社区治安环境,促进安全秩序持续好转。推行重点人员帮扶套餐化,建立专人专档,主动与其做朋友,通过思想帮教、政策帮扶、困难救助、推荐就业等一对一帮教活动,确保重点人员社区帮教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维护社区平安稳定。

  以“舒心桥”工程牵引,建设和谐家园。和谐家园建设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推行“三保”物业服务,全面破解混合型社区管理难题。对辖区农转非安置房采取“保姆式”、“单体楼”采取“保底式”、低档物业小区采取“保持式”物业服务,逐步规范社区管理,有效化解属院自主停车收费、小区规范停车等重大管理问题。坚持环境卫生“两手抓两促进”,切实铲除老旧社区顽疾。充分发挥“门前三包”和保洁人员日常清扫的作用,形成“每日垃圾有人清、街面有人扫、乱扔有人管、效果有人督”的环境卫生发展态势。推动市场规范管理,促进宜居宜业相得益彰。及时关闭对周围居民影响巨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临时市场,规范夜市管理,发展夜市经济。

  以“省心桥”工程增效,推进慧治智管。顺应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做好“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建设。深化大数据智能化运用,新建社区服务中心,新增近500个智能停车位,新建智慧社区公园4000平方米,实施“雪亮工程”,完善物防技防措施,全力推进小区智能门禁卡等智能安防设施等建设。通过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整合网络信号,推动智能化运维,对“天网工程”进行巩固和延伸,优化“互联网+”环境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城市管理精准化、社会治理实效化,给社区居民提供了安全、便利、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让居民共享新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成果。

  (作者谢兰系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张永恒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