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状告老干妈用巧劲破解返贫难题以“我先上”带动“跟我上”让办事像点菜一样简单引进李佳琦背后的人才观以政府紧日子换群众好日子晒出“精”与“特”持续释放轨道交通对城市的价值
第010版:评论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腾讯状告老干妈
用巧劲破解返贫难题
以“我先上”带动“跟我上”
让办事像点菜一样简单
引进李佳琦背后的人才观
以政府紧日子换群众好日子
晒出“精”与“特”
持续释放轨道交通对城市的价值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7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进李佳琦背后的人才观

张薇

  近日,“带货一哥”李佳琦拿到“特殊人才绿卡”,成功落户上海。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引发热议。笔者认为,作为电商经济的代表人物,李佳琦依靠自身奋斗变身为直播“带货一哥”,无疑是值得认可的“特殊人才”,是正能量的示范。

  近年来,各城市掀起了“抢才大战”的浪潮。像李佳琦这样的电商直播带货翘楚,各大城市都愿抛出橄榄枝。事实上,从引进李佳琦这样的电商行业“特殊人才”可解读出一条重要信息,即人才引进应当顺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多措并举。

  一座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往往是一座机遇之城,也是一座人才引进“无壁垒”之城。我们应当秉持更加开放的态度,用更加包容的心态去迎接更多的“李佳琦们”落户,优化配置人才资源,让人才队伍心有所属、才有所展,给予他们更多的归属感、成就感。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对人才的认定标准也应当是多元化的。以往唯学历、看职称、论资历的评定标准已难以顺应新经济的发展需求。新经济总是催生新行业,新行业培育新人才。新时代的人才评选应当围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和“放权松绑”的准则,积极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使人才定义跟上时代步伐,让人才的认定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以更好地推动新经济发展。

  新经济时代,各城市对李佳琦式的“特殊人才”必当更加青睐,但各类人才的引进并非简单地凑数,而应注重人才的培育和质量的提升。努力为人才营造多元、包容的发展环境,搭建创新创业和才华施展的舞台,加快推进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引领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见人才并无行业限制。新经济时代各城市应积极扭转人才引进观念,冲破行业限制,打破引进壁垒,搭建人才队伍发展新高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