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人才瞄准新机遇加速“西南飞”巴与蜀:双子星座文化的典范用高质量发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构建社会事务公共服务一体化格局确保防汛应急救援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第004版: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
上一版 下一版 
各路人才瞄准新机遇加速“西南飞”
巴与蜀:双子星座文化的典范
用高质量发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构建社会事务公共服务一体化格局
确保防汛应急救援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6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手记

用高质量发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本报记者 陈钧 杨骏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重庆日报记者在“云引才”活动现场采访发现,获得人才关注与青睐,与新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

  在汽车领域,以长安全球研发中心等为代表的高端科研机构正强化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方面的创新;在电子信息领域,京东方、奥特斯、万国半导体等企业也正在加快完善“芯屏器核网”“云联数算用”智能产业全产业链……这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人才落地提供了空间;反过来,人才加盟又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可以看到,如今的两江新区,以长安汽车、零壹火箭、迪纳利医药等企业为代表,人才正在大数据智能化、生物医药、汽车等产业中不断作为,产业链与人才链同频共振的理想局面正在加速形成,为两江新区乃至重庆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两江新区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只有更丰沛的产业形态、更优势的产业集群、更鲜明的产业特色,才有“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人才集聚态势;只有结合地域发展的需要,构建人才高地、引领技术高地、汇聚资本高地、打造产业高地,才能实现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形成人尽其才、产业共兴的生动局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