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师生共阅读 |
 |
茄中拳击队 |
 |
一米间距同遵守 |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
中华民族五千年,爱国主义代代传。办学育人六十载,爱国教育时时在。回首茄子溪中学63年的发展历程,每一代茄中人传承精神内核:与时代共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生生不息的厚重使命感,将爱国主义基因渗透进精神血脉,融入了茄子溪中学的生动办学实践中。
学校不断丰盈爱国情、激发强国志、深化报国行,在爱国教育中塑造了茄子溪中学师生的崇高品格和道德风范,培育了无数的优秀学生、杰出人物,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教育答卷。
抗疫小我铸大爱
一脉相承爱国情
一场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当时听到医院在招募去湖北或重庆一些新冠定点救治医院的时候,我就报名了。”疫情面前,重庆市赴孝感医疗队员、茄子溪中学高2009级校友杨宏珠毫不犹豫地请战前线。
杨宏珠想成为一名医生的理想,始于中学时期。“茄子溪中学6年的教育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从初二开始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杨宏珠说。学校“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教育理念,让她建立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抗疫路上,像杨宏珠一样的每一个“小我”,最终都成就一份大爱。
茄子溪中学老师化身“抗疫先锋”,率先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发挥学科特色抗击疫情。学校美术专业师生共同商议策划,在停课期间继续美术训练,用画笔以手绘的方式记录下疫情期间发生的各种故事。大家创作完成了300多幅作品,形成了一本特殊的“新冠日记”,表达他们对疫情的关注和祈愿。
学校组织开展“规则、家国情怀、生命、社会责任、感恩”五大主题的网络班会,每周开展常态化的主题班会进一步夯实爱国主义教育根基——“自主管理,自律前行”“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致敬英雄”“清明祭英烈”“心理战‘疫’健康成长”,由浅入深厚植家国情怀。
恰如茄子溪中学负责人所说的,“疫情,就是当下学生身边最生动、最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化危机为契机,茄子溪中学在疫情期间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致敬抗疫逆行者,让爱我中华的种子植根在每个学生心中,让这段岁月成为难以忘怀的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
历史的变迁中,总有一些东西贯穿岁月、一脉相承。茄子溪中学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厚植家国情怀,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茄中,爱国是一种挺身而出。汶川地震期间,学校积极赈灾救灾。面对时代的召唤,茄中学子把个人的理想融进历史使命,不少学生萌发了当医务工作者、消防员、警察的志愿,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了这一理想,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在茄中,爱国是一种卓越追求。学校坚持“浩融术艺 相约成功”的办学理念,走个性化、差异化的特色发展之路,拳击、田径、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屡夺全国金牌,每年为高校输送大批体育人才,创造了一所普通中学特色蜕变的“茄中现象”。
茄子溪中学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将深厚的爱国情根植在每个茄中人心底,由内而外散发出不一样的精气神。
三个维度出巧招
一腔热血强国志
新时代,如何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考验。
茄子溪中学通过校园小课堂、实践中课堂、社会大课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过深入、持久、生动的教育实践,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点滴中。
为让统战知识走进课堂,茄子溪中学出版了“重庆市茄子溪中学统战知识简明读本”,承办了重庆市中小学统战知识培训示范班,开展的主题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会,产生极大影响,打造了“统战文化的智慧与艺术”这门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课程,成为全市首个入选的统战主题课程。
学校还采取以“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形式,涵盖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每个学科按照“认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等6个梯度进行学习活动,保证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每个老师自觉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
在实践中课堂里,茄子溪中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正呈现系统化、序列化、全员化的特点。
每逢重大纪念日,学校结合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主题征文、演讲比赛、诗词大会、歌咏活动等各种主题序列,使校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年年创新,月月都有,周周开展,人人参与”,以活动为载体,厚植师生爱国情怀。
在校外大课堂中,茄子溪中学将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巧妙联动,共同作用于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资源的内外结合,打破教育的时间、空间界限,形成联动全局资源,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校长李燕说。
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师生30公里野外登山、全校师生微型马拉松比赛,既磨练师生意志,又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每学年下学期的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进入基地、社区、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积极开展”你我共携手,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齐心协力还母亲河一片整洁、靓丽。举行“长江石”彩绘活动,让大家热爱自然、用创意装点生活。
特别是学校的日常朝会,联动校外,给学生更宽阔的眼界。参加朝会演讲的有学校领导,有8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更有社区志愿者,有在职教师,家长代表。朝会内容和形式,也可以很时尚。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可以从网络事件引入,也可以结合时事:“我和国旗合个影”、“千人大合唱共庆祖国生日”等走进社区……朝会暨爱国主义教育微课程,目前成为大渡口区教委育人示范微项目,辐射影响更多师生。
茄子溪中学通过“小课堂、实践中课堂、校外大课堂”三个维度,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在学生心灵中播下了一粒粒真善美的种子,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他们积蓄了成长的力量。
春风化雨深植根
一点一滴爱国行
去年10月1日,在大渡口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升旗仪式上,茄子溪中学国旗班学生们光荣地担任了护旗手,他们笔直站立,眼神坚毅,汗水直流,却魁然不动。升旗结束,市民们拿着小国旗踊跃与他们合影,点赞。
谢艺同学说:“升旗仪式的全过程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出错,只有团队紧密合作,才能成功!每位同学都经历严苛的训练,军姿、正步、齐步、踏步翻来覆去地练习,直到我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同学们纷纷表示,与国旗相伴的每一个日子里,大家真正体会到国家的荣誉,团队的责任,也不知不觉地把国旗班内养成的认真负责态度,带到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最终要靠学生内化为行动。学校理应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选择,选择学生喜好的方式与方法,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茄子溪中学相关负责人强调。
在茄子溪中学,爱国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学生的一言一行。
去年在“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展示活动中,学生们设计各种对祖国的“花式表白”,2000余名师生齐唱“我和我的祖国”,四代人讲述“我与祖国的故事”,“我和国旗同框”摄像活动,“我和我的祖国”知识竞赛等……人人自然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者、实践者、传播者。
开学仪式上,56个学生代表边和着歌曲,边挥动着小红旗,带着手语操表演,演绎“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2400余名师生合唱歌曲,共同期盼祖国繁荣富强。教室里,学生们现场围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我手写我心,用文字书法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在茄子溪中学,爱国不仅是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更是为了荣誉而战的勇气和动力。
“一个好的拳击选手,不仅要有全面的攻防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每一场比赛我都会全力以赴。”谈起喜欢的拳击项目,殷苏渝眼神中透露出执着、笃信。去年8月,茄子溪中学殷苏渝、曾婧怡等5名学生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时,勇夺拳击比赛项目1枚银牌,1枚铜牌。
不畏艰难、敢于拼搏、为了集体利益全力奋斗等优秀品质是茄中运动健儿的闪亮特质。拳击健将杨涵、刘润宇进入国家队备战东京奥运会,武术特长生王丹妮、张晨昕、陈灿3名同学入选国家单板滑雪队,逐梦北京冬奥会。在他们每个人心中,都萌生着为祖国征战世界的梦想,都蓄积着满满的能量。
在每一个茄中学子心中,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青年一代更应当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把爱国之情和报国之情统一起来,自觉担当时代使命,奋力书写壮丽篇章。
谭茭 图片由茄子溪中学提供
链接》》
体艺荣誉榜
升学增幅
学校体艺高考重本上线从2016年的44人到2019年的137人,增幅高达211%,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名校人才
进入央美、国美、川美、中传、浙大传媒、重大等双一流高校及行业顶尖高校总计24人。
金牌荣耀
全国冠军9个,市级冠军133个,杨涵、刘润宇入选国家拳击队,积极备战东京奥运会。
链接》》
复学新起点 奋斗正当时
“回到学校,见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心情非常激动。”初二二班的代雨高兴地说。回到学校,亲身体验了学校从进校消毒、红外线体温检测、到归寝等流程,感到非常安心!接下来将全心投身于学习,全力备战中考。
复学以来,茄子溪中学肩负使命,用心出发,学校精准“三史”排查、分批错时上学、标画路标、检测温度、错峰就餐……全体教职工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用心付出、默默坚守。
为了确保复课工作平稳、顺利、有序开展,学校从制度、执行、监督、考核、宣传五个方面予以落实,先后出台《茄中防疫28条》,构建“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立体执行体系,实施网格化监督,新增疫情知识、诚信报备、节约物资等项目,形成正面清单18条,负面清单7条,解决了学生返校生活惯性思维与习惯。
不仅如此,学校还实施了遵守一米线距离、上放学排队制度、一次性餐具分类收纳、参与分餐体会尊重、不忘学习主业、重视身心健康六个微观层面的措施,让学生尊重生命、尊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