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重庆金融机构如何做出实效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专业优质护理  守护母婴健康
第010版: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上一版 下一版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重庆金融机构如何做出实效
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专业优质护理 守护母婴健康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5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好南丁格尔

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专业优质护理 守护母婴健康

    医护人员迎接宝宝的诞生

  “第一步,五次拍背后将患者抱起;第二步,将患者翻转过来,脸朝上,头部要稍微向下倾......”璧山区妇幼保健院门急诊科正在通过情景演练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海姆立克急救的操作知识。5月11日,为促进护理团队对健康教育手段的思考和拓展,璧山区妇幼保健院开展了第109届“5·12”国际护士节情景演练活动。

  《海姆立克急救健康宣教》只是这场情景演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璧山区妇幼保健院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弘扬人文关怀,不懈地创造以病人为中心的温情服务,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开展情景演练,检阅优质护理团队

  5月11日,璧山区妇幼保健院举办了“提升护理服务,传递爱的温度”为主题的护理健康教育情景赛活动。《海姆立克急救健康宣教》《盆底无恙,女人如花》《情系母婴,从这里起航》《袋鼠护理健康教育》《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一个个精彩节目悉数上演,鲜活有趣的表演处处体现了护理人员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从不同的视角将医护人员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此次活动各病区结合临床实践,从选择案例情景到所扮演的护士、医生、患者和家属等角色表演,诙谐幽默,亮点纷呈。活动最后,璧山区妇幼保健院院长董兰表示,未来璧山区妇幼保健院护理团队将继续秉持一切为了妇女儿童健康的宗旨,锐意进取,不断提升优质护理。

  技术服务,率先开展区县新生儿PICC

  “谢谢你们,让我和孩子都安全度过,当我看到两个孩子从3斤多长到现在的六七斤,真的很开心,谢谢你们的细心照顾。”一位年轻的母亲拉着新生儿科护士长叶彦麟的手,向她表示着感激。2019年12月16日,家住璧山区金山花园的李玉竹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疼痛,便立即赶往璧山区妇幼保健院。经过紧急检查后,孕期32周的李玉竹需要立即生产。这对早产双胞胎体重只有1.56公斤和1.52公斤,面对这两个小生命,护士长叶彦麟并没有放弃,沉着冷静,带领科室护理团队开展了医院首例新生儿PICC手术。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主要为病人提供长期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化疗的一种治疗通路。由于需要进行PICC的新生儿体质特殊,许多组织器官并未发育完善,屏障功能底下,免疫力不足,这对叶彦麟团队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凭借着精湛的专业技术,双胞胎宝宝通过新生儿PICC获得了及时的营养治疗,经过35天的细心呵护与护理,双胞胎宝宝终于可以出院了。

  据了解,新生儿PICC操作要求极高,许多区县妇幼医院并未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展。“至今,我们已经开展了9例新生儿PICC,没有一次失误。”叶彦麟骄傲地说,“看着每一个小生命在我们的呵护下能够茁壮成长,这是最大的快乐。”

  暖心服务,非常时期更显温情

  如今,暖心服务已成为璧山区妇幼保健院优质护理服务一张靓丽的名片,正越来越受到患者及社会好评。如何将“暖心服务”真正让患者受益?

  门急诊科护士长巫智琴说,“暖心”的目的在于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而救治的前提在于“沟通”。与医生沟通,能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与护士沟通,能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与患者沟通,能很好地融洽医患关系,便于患者有效治疗。

  “请间隔一米,不要拥挤……” “您好,请戴好口罩。”“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这一声声轻言细语的询问,是巫智琴和她的同事们在疫情期间不停重复着做的事。2020年1月18日起,璧山区妇幼保健院成立了防“疫”的“第一道防线”——预检分诊。

  “在非常时期,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战胜疫情。”巫智琴说,“在疫情面前,不仅仅需要认真地为每一位患者做好检查,更应该让他们战胜心里的恐惧。”每一位前来医院的患者,巫智琴都耐心疏导,为他们科普正确的防范措施,反复叮嘱,细心服务。

  据了解,璧山区妇幼保健院是区县保健院中唯一一家能够检测新冠病毒的机构。在检测的对象中,有许多都是小孩,为了让小朋友在采集咽拭子样本过程中减少痛苦,巫智琴想尽办法寻找适合小朋友用的采集拭子。她最终找到了比国家标准采集拭子更细更长的,更适合小朋友的采集拭子。巫智琴说:“照顾每一个患者的感受,也是一种温暖。”

  微笑服务,将天使之美完美诠释

  在儿科病房,不时听到家长及长辈们的怪责声,而另一边却是“宝贝,不哭,让姐姐再帮你看看”等柔声细语。可谁又知道,在这无数柔声细语中却饱含着无数儿科护士的辛劳与付出。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小孩的穿刺困难,是儿科护士最头疼的问题。”儿科护士张灿说,大多数患儿因为发烧或拉肚子来院就诊,血液循环不好,血管难找,患儿家长心痛孩子,情绪较为急躁,五六个家长围绕护士你一言我一语,给儿科护士无形之中带来了巨大压力,一不小心就会招致责怪和投诉。“每一个小孩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在每一个治疗环节上,都会用专业的医疗知识耐心跟家长们沟通,在得到家长们的认可后方能进行治疗,久而久之,患儿和护士、护士和家长彼此建立了信任感,并成了很好的朋友。”张灿说。

  5月7日,一位姓戴的爷爷带着孙子来看病,护士一针下去小孩立即大哭,张灿为了缓解小朋友的紧张情绪,拿出了一个黄色“笑脸”小别扣说:“宝贝,你看这个‘笑脸’是不是跟你一样可爱呀,你要是勇敢一点,姐姐给你打完针,就把它送给你,好不好?”心疼孙子的爷爷也在一旁鼓励着,小朋友被“笑脸”吸引住了,勇敢地配合完成了打针。戴爷爷说:“谢谢你,护士妹妹,这个娃娃犟得很,我又不晓得怎么跟他说,只会喊他不要哭,你的方法很奏效。”

  微笑是宽容和接纳,使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微笑能沟通心灵获得彼此信任,微笑能激励斗志顽强拼搏。张灿只是儿科护理团队优质护理服务的一个缩影,这群人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技术关爱生命,护佑健康,他们用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为患者带去温暖的优质护理。

  优质服务,与患者和家属交朋友

  “这个科室的妹妹都很好,她们每一次帮助都让我减轻不少病痛,感谢她们的精心治疗与照顾。”31岁的雍女士家住大学城,孩子的生产却选择了璧山区妇幼保健院。

  据了解,璧山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每位责任护士分管8名病人,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护理活动、病情观察、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科室在病区开展了公休会,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知识进行讲解,并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根据科室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常规、新生儿的护理等向病人及家属做详细的讲解,把宣教资料发放到每位患者手中;开展了床旁护理服务,包括床旁洗婴、床旁母乳喂养指导、口服药送到床旁等。“把优质服务做到极致,让每一位产妇和家属放心,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妇产科护士长刘辉平说。

  据悉,2020年,璧山区妇幼保健院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结合各专科科室实际,制定健康教育情景模拟剧本,包括风险评估、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等健康教育,体现护士仪容仪表、病情观察能力、规范动手能力、应变处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100%活动,实现病房和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

  璧山区妇幼保健院院长董兰说:“我们将不断提升优质护理,让优质护理真正接地气,让南丁格尔精神惠及每位患者,让患者满意,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妇幼健康事业。”

  王凤 况茗露 图片由璧山区妇幼保健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