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启动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截至22日今年重庆空气优良109天铜梁畅通电商物流“毛细血管”一季度重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7亿铁路东环线控制性工程环山隧道贯通健康扶贫 不让“病根”变“穷根”轨道交通九号线二期工程提速
第0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启动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
截至22日今年重庆空气优良109天
铜梁畅通电商物流“毛细血管”
一季度重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7亿
铁路东环线控制性工程环山隧道贯通
健康扶贫 不让“病根”变“穷根”
轨道交通九号线二期工程提速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截至22日今年重庆空气优良109天
同比增11天,PM2.5浓度创历史同期最低

    南滨路,蓝天白云下一对母女正在吹着泡泡嬉戏,享受春光。(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齐岚森 摄

  本报讯 (记者 栗园园)4月2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2020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上获悉,今年开年以来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截至4月22日,全市空气优良天数累计达到109天,同比增加11天。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明显,优良天数、优天数为历史同期最多,6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全部下降,PM2.5浓度创历史同期最低。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全市已累计收获空气优良天数109天,同比增加11天,其中为优的有33天,同比增加10天,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3%。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开展空气、水、土壤、生态状况、辐射、噪声等要素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实时公开空气自动监测数据,推进监测数据联网与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为支撑精准治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紧紧围绕支撑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支撑、引领、服务”的三大定位,加快建立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聚焦PM2.5和臭氧,依托大气超级站初步建成“天地空”综合立体观测网,通过定点监测、走航观测、实验室分析以及模式模拟等综合研究手段逐步实现对不同污染过程的动态溯源分析。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