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催生融合发展新风景让摊点经济给稳就业出把力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撤摊子”别盲目跟风“伪精致主义”消费观开学复课需打好安全防御战没有“垮掉的一代”,只有“挺直的脊梁”
第004版:评论周刊
上一版   
“双城记”催生融合发展新风景
让摊点经济给稳就业出把力
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撤摊子”
别盲目跟风“伪精致主义”消费观
开学复课需打好安全防御战
没有“垮掉的一代”,只有“挺直的脊梁”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摊点经济给稳就业出把力

张全林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冲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今年稳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前不久,成都为助力复工复市,出台政策称疫情期间“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临时越门经营,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区域贩卖经营。”

  众多看似不起眼的小摊小店,不仅是很多灵活就业者赖以谋生的饭碗,也是维系一个家庭幸福生活的支撑。如果不加强管理,大量违章占道经营会破坏城市秩序和整体环境,影响城市的“脸面”;如果一味驱赶、单纯取缔,又势必影响他们的家庭生计,也给市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甚至引发矛盾冲突,影响社会稳定。就以小修摊为例,现在生活中很多小物件、生活用品坏了,很难找到修配点,不得不作为垃圾扔掉。其实,街头巷尾消失的小修摊,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处理得好,照样能够为稳就业、保民生出力。稳就业不妨把视野放宽,善于在不起眼处开拓就业空间。

  限时限地允许市民上街摆摊设点,可谓用心良苦。拿捏好“市容”与“繁荣”两者之间的平衡点,需要调节好发展经济和美化城市的最佳结合点。只有引入服务化管理理念,变堵为疏,改变执法就是罚款、取缔的做法,由防控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通过理性化执法、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引导摊点限时限地限种类规范运营,才能使“脸皮”与“肚皮”、“市容”与“繁荣”之间的矛盾得到化解。

  城市管理,不能脱离市民就业和民生需求。在治理过程中,管理者应设身处地为困难群体着想,为小摊小贩找到合适的“处所”。如想方设法帮助摊主在附近寻找便宜的店铺,规范统一制式的修理车、售货车,合理设置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只有治理者疏堵结合,变“减法”为“加法”,化乱为景,让“小店经济”为稳就业、保民生出把力,才能最终实现摊主有生计、市民得便利、市场得以培育、管理难题迎刃而解的多赢局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