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9万吨(主城区0.7万吨),如何妥善处理,关乎环境卫生,关乎疾病预防和疫情控制。疫情发生以来,市城市管理局强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结合实际优化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作。
我市是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我市垃圾分类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以《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为总领,《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为基础,28个配套文件为支撑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启动了《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建立了垃圾分类“四级”指导员制度,全市垃圾分类志愿者达1.2万名。
目前,全市共建成投运50座垃圾处理设施,主城区原生生活生垃圾实现全部焚烧处置,主城区厨余垃圾处置体系建成投用;有危废经营处置单位71家,年处置能力163万吨;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站9000个、分拣中心11个、回收基地5个。
如今,全市党政机关实现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全覆盖,其他公共机构正加快推进。在主城区54个街镇(占比49%)和全市1320个行政村(占比15%)开展分类示范,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189万户居民。
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疫情防控需要,按照分类工作部署,强化垃圾分类处置,强化疫情防控环卫保障。
张锋 盛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