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签约”是创新服务经济的打开方式复工“防同事” 用好大数据战“疫”关键期 劲不可泄野生动物吃不得期待在线问诊开启就医新常态莫把疫情当挂名驻村借口严管疫情相关商标给“产权消毒”景区恢复开放不等于无须设防
第008版:评论周刊
上一版   
“云签约”是创新服务经济的打开方式
复工“防同事” 用好大数据
战“疫”关键期 劲不可泄
野生动物吃不得
期待在线问诊开启就医新常态
莫把疫情当挂名驻村借口
严管疫情相关商标给“产权消毒”
景区恢复开放不等于无须设防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2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渝论坛

“云签约”是创新服务经济的打开方式

单士兵

  受疫情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场景正在发生变化。面对新的环境形势,一些地方迅速转换思维,找准服务经济发展的创新突破口。

  如重庆两江新区启动“云签约”活动,将过去“面对面”“手牵手”的签约方式,变为“屏对屏”“线连线”的“云签约”,一天内吸引投资总额达69亿元;渝北区通过电话、视频、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云洽谈”“云签约”“云招商”,确保招商“不停步”、服务“不打烊”、解难“不断档”;巴南区推行“线上”招商,确保重点项目推进不中断,在谈项目拟投资额超1500亿……这种在线集中签约的招商,整个过程简约、高效,既减少了人员集聚,又高效推动引资合作。不少区县还表示,将实现“云签约”常态化。

  疫情下的市场反应是很灵敏的,很多企业正在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极拥抱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各地火热的“线上复工”,本身既是中国经济产业数字化的成果,也是企业抢进度、赶时间、补损失,加速与数字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的“应急训练”。当然,要在经济发展上更好地对冲疫情影响,不仅仅需要企业学会转身,也需要政府积极转型,提升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服务水平。越是在关键时候,就越不能出现“市场已经过河,政府服务还在摸石头”的尴尬现象。

  “云洽谈”“云签约”“云招商”,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事实上,诸如“不见面招商”“网上进千企”等政府服务行为,也越来越成为很多地方的共同选择。抗击疫情是一场硬仗,抓好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一项硬任务,二者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此前,中央明确对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提出要求,“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有勇有智,有谋有能,就是既要有担当精神,也要有创新能力。这既要体现在抗击疫情上,也要反映在发展经济上。各地只有主动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充分释放创新力量,才能避免在经济发展上被动按下“暂停键”。

  创新服务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转换思维方式,更需要在配套举措上做实做透。如果说“云洽谈”“云签约”“云招商”是政府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一种打开方式,那么,在这把钥匙打开创新服务大门之后,接下来还有很多需要被检视和验证的东西。一个地方智慧政务是否拥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支撑,智慧服务是否能够迅速由基础型向智能化转型,智能化、大数据人才是否具有足够匹配行业产业发展要求的能力,这些都将面临着一轮又一轮的大考。为此,政府在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体系建设上,就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而是要主动出击、统筹兼顾,加大创新、补齐短板,来为未来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和铺垫。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随着疫情缓解,经济将会迅速企稳,甚至前期堆积的消费和投资将会集中释放,经济将会出现补偿性恢复姿态。疫情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在见证中国经济的韧性,也在呼唤着政府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创新。各级政府需要在过去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在服务经济水平和提升营商环境方面,再次进行迭代升级。特别是面对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不仅要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更要学会与企业在“云”中相拥,在“屏”上联姻,以更多的花式创新服务,来结出更多政企合作的硕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