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埔区发生五级火警第八届全国青年美展在渝启幕承接产业转移要有“链式思维”“00后”重回线下消费带来的启示入职改“鼠”姓,边界感何在镜头霸凌
第007版:综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香港大埔区发生五级火警
第八届全国青年美展在渝启幕
承接产业转移要有“链式思维”
“00后”重回线下消费带来的启示
入职改“鼠”姓,边界感何在
镜头霸凌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入职改“鼠”姓,边界感何在

孔德淇

  入职需要换姓?近日,有媒体报道了某企业的花名文化——入职需冠“鼠”姓、客服称消费者“主人”、退货收件人标注“退货鼠”……随后,该企业回应称相关要求“并非强制”,目的是强化品牌特色并传递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入职换姓合理吗?从商业逻辑来看,该企业以“松鼠”为核心IP,将员工花名与品牌深度绑定,其初衷不难理解。创始人自居“松鼠老爹”,员工统一以“鼠”字冠名,这种强符号化的设计在企业初创阶段,或许能快速凝聚团队共识;称呼消费者“主人”,本意也是想通过极致化表达,传递对用户的重视。本质上,这是企业试图通过差异化文化设计,强化品牌记忆点的营销尝试。

  但是,企业文化创新不是无边界的创作。企业文化一旦脱离了对员工的尊重,再精巧的设计也会走向争议。即便企业反复强调“非强制”,但在全员统一“鼠名”的文化氛围中,个体面临的隐性压力不容忽视。这种潜在的约束下,所谓的“自愿”早已掺杂了被动妥协的成分。

  更值得商榷的是“退货鼠”与“主人”这类称谓背后的价值偏差。有网友认为,“退货鼠”谐音“退货死”,无论企业是否存在主观恶意,客观上极易让消费者感受到冒犯,与现代商业文明倡导的平等尊重理念背道而驰;而“主人”的称呼看似恭敬,实则将正常的服务关系异化为依附关系,消解了商业往来中“买卖平等”的核心内核。

  说到底,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凝聚人心。而这一切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既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与自主选择,也尊重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与平等诉求。遗憾的是,该企业陷入了“重形式轻内涵”的误区,过度追求品牌符号的强化,忽视了文化落地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当员工的姓名自主权被品牌符号裹挟,消费者的情感体验被不当称谓伤害,这样的文化不仅难以凝聚人心,反而会在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筑起隔阂。

  企业文化创新应当有清晰的边界——不侵犯人的权益、不违背公序良俗。一方面,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与个人意愿,不搞强制化、标签化要求,让员工感受到归属感而非束缚感;另一方面,要尊重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始终以平等为原则,以专业替代讨好,用真诚赢得认可。对涉事品牌而言,不如将精力从设计“鼠”名转向夯实内核。比如,给员工更完善的福利保障、更清晰的成长路径,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贴心的售后。

  入职改“鼠”姓的争议,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企业文化不是自说自话的“创意游戏”,而是兼顾尊重、实用的价值塑造。唯有秉持对人的尊重、坚守对品质的追求,才能培育出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